无论他们怎么狡辩,都被传统士大夫阶层所鄙夷,杨廷和的楷模在前,纲常伦理在后,张居正不配为相。
当初杨廷和打算离京时,京官们纷纷出面挽留,但杨都是不予理睬,真正做到不贪恋权势。
京城如此热闹,那些新科进士也都纷纷坐不住了,由邹元标带头,也开始上奏议论此事,最终目的自然也是反对“夺情”。
可以说,一时间张居正如同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都在拼命要求他回乡守制。
而这几天里,张居正就呆在府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日子可谓非常难过。
即伤心于父丧,也对当下的朝堂感到失望。
毕竟,他在位上也是劳心劳力,没想到却等来这样的结果。
特别是反对的主力,居然是他的门生和老乡,就更让他不能接受了。
为什么唱反调的不少都是他的门生、同乡呢?
原因很简单,之前的刘台、傅应祯就是榜样,他们虽然都因为弹劾张居正没得到好下场,却留下一时的盛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