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波系统的参数……尤其是位置不好界定?”
刑牧春刚准备出口的话就这么被噎了回去。
尽管已经跟常浩南合作了几年时间,但似乎每一次,对方都能给他带来全新的惊奇体验。
过了几秒钟后,才有些生涩地点头:
“有很多表象,不过归根结底确实如此……”
他把屏幕最右侧的滚动条使劲往下拖动,来到文件的中间部分:
“在双模态转换过程中,进气道入口处的马赫数越低、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越高,所需的燃烧诱导激波串增压比就越低,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的性能,或者换一种说法,可以降低进气道的设计难度,但另一方面,过低的进气速度不利于超燃冲压模态的正常启动,很可能像当年的X51A那样,长时间停留在过渡模态而无法进入真正的超燃冲压工作循环……”
尽管X51A的两次测试均以失败告终,但它却给华夏方面的超燃冲压技术带来了不少启发。
尤其是长征9号核潜艇全程监视的第一次测试,几乎算得上是工程界失败教训的百科全书。
停顿片刻之后,刑牧春坐回到身后的椅子上,并指了指另一边的姜宗霖:
“老姜之前提出过一种新的思路,以降低一部分比冲为代价,同时扩展亚燃冲压段的工作区间上限和超燃冲压段的工作区间下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