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头这部分的总体设计,从一开始就是常浩南代表航空动力集团揽下的分工。
虽然这个任务既不航空,也不动力,但显然也没人会质疑他在空气动力学设计领域的能力。
更不用说还有实力强劲的航天科技一院从旁协助。
所以刚才这段时间,大家的关注重点基本都放在了动力、制导、控制和测试流程等其它部分。
直到五院的这一打岔,才把话题给拉回到弹头上面。
“发汗冷却……”
会议室内热烈的气氛稍稍沉寂下来,不少人重新低头开始思考——
常浩南提出的这个技术名词倒是并不新鲜。
冷却流体首先流过多孔壁面并进行强制对流换热带走热量,随后在壁面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气膜以减小高温主流对壁面的传热。
这个过程如果采用液体冷却剂,那么会非常类似动物的排汗散热过程,发汗冷却也是由此而得名。
其特点在于同时包括主被动两部分换热原理,同时由于冷却流体渗出多孔壁面以后形成的表面气膜贴合效果极佳,哪怕仅考虑被动隔热效应,也要优于单纯的气膜冷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