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为了一款教练机和几种产量之和都未必突破两位数的大型无人机,有没有必要这么折腾一圈,就成了很令人纠结的问题。
在最终决定放弃涡扇17的2016年,这个选择看似没什么问题。
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二毛在几年后突然,且彻底失去了继续生产AI222-25的能力,导致教练10的产量和服役进度都受到影响。
一系列大型高空喷气式无人机也只能回去选择去掉加力燃烧室的涡喷7作为动力。
如今常浩南虽然提前了近二十年开始着手改变这一现状,但总归需要一些时间,并且以目前搞个涡扇10都要集中全国一大半力量的情况来看,恐怕短期内也很难有额外的精力照顾到那些非重点型号。
人才队伍毕竟是有培养周期的。
当然,这個思考过程,常浩南当然不可能明着说出来。
所以张振华一开始还是有点疑惑的:
“常总,咱们现在连大推力的第三代涡扇都已经在研发了,怎么还要去引进轻型涡轴,或者涡桨发动机的技术?”
面对这种直球提问,常浩南只能把原因稍微“润色”一下:
“张工啊,我嘛,毕竟也不是神仙,精力总归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型号所有项目都插上一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