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来到一处相对较高的操作台上,林青指着船舱底部的一处位置对常浩南说道:
“那里,就是两台QC130燃机,还有包括减速齿轮箱在内的整个动力系统。”
说这话的同时,后面一名工作人员非常适时地递上来了一部望远镜。
尽管常浩南深度参与了涡喷14本身的研发,但因为开发QC/QD130的时候,涡扇10项目已经在同步进行,因此他对改燃之后的情况其实了解不算特别多。
好在林青和另外一名负责造舰的刘姓工程师始终在旁边配合着介绍。
哪里是烟道、哪里是进气口,哪里又是燃油管路……
以及为了进一步强化反潜能力而布置的减震浮筏、为了抑制舰体红外特征而专门设计的排气引射装置……
可以说,虽然只是一型成本限制比较严苛的护卫舰,但船舶工业系统还是和航空工业系统合作,尽可能地用上了一些可以提高作战效能的高性价比技术。
除了尽可能提高本级舰的战斗力以外,更重要的还是给同样已经进入规划阶段的新型国产驱逐舰铺路。
唯一的问题是,燃气轮机本身的使用成本会比柴油机更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