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公式里面,当J=1时,可以表示纯旋转失速,并且没有向喘振演变风险的工况,而J=0时,则为纯喘振,也就是我们最需要避免发生的工况……”
很明显,杨韦全程跟上了常浩南的思路,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
尽管飞行器设计和航空发动机设计属于不同的两个分支学科,但对于他这样的顶尖大佬来说,通晓其中一个领域之后,对另一个自然也会多少有所了解。
并且,第三代战斗机,尤其是某些三代半战斗机的机动性呈现出飞跃式进步,推进系统需要承受比以往大的多的飞行攻角和侧滑角,面对的进气畸变问题相比于第二代战斗机要严重得多,这对于飞机和发动机的设计匹配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飞机设计师也要懂发动机,已经成为了无可逆转的趋势。
而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杨韦自然对这种变化早有准备。
停笔之后,他又低头沉思了几秒,然后才抬起头来:
“这里有一个问题,因为要考虑到旋转失速的问题,那么即便在一定的工况下,也不能设定压气机转速为常数,进而压气机转子中心半径处的切向速度也不再为常数,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
常浩南看了看对方指出问题的部分:
“重新订立一个无量纲常数ξ=Ud·T/R,这样就可以通过很简单的计算得到压气机进口和出口通道的无量纲常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