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5章 自主航空工业的新起点(二合一) (7 / 10)

作者:十月廿二 最后更新:2025/7/2 22:55:25
        在昨天的会上,正是他第一个提出应该依托评定指南建立一个新的标准,而非在老的1994标准基础上小修小补。

        也正是因此,林宇昂对于常浩南讲到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上心。

        作为首倡者,他必须要保证万无一失。

        很多工程师出身的人都会比较杵这类涉及到原理的问题。

        不过常浩南的理论功底比较扎实,加上这几天功夫也收集了不少数据,因此丝毫不慌地稳步来到旁边的黑板前面,拿起粉笔画上了四幅简图,同时开口解释道:

        “我们在涡喷14的测试中,试用了四种不同的插板式畸变模拟装置,包括单块弦月形、两块弦月形、圆环形和扇形。”

        “根据得到的结果,四种设计方案生成畸变流场的能力比较接近,但1号方案,也就是单块弦月形板所涉及到的自变量最少,仅有一个挡板高度H,对于前期工程设计阶段针对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和优化工作更加有利。”

        “举个例子,在我们对于涡喷14的压气机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就专门考虑了对喘振裕度的优化……”

        紧接着又是另外一个人的提问:

        “在指南中的试验操作方法中,你提到需要利用插板式畸变模拟装置逐渐增大畸变强度,直至发动机进入不稳定工作状态,才能得出稳定性裕度与

        畸变灵敏度的系数,这是否意味着每进行一次稳定性评估都必须要毁坏一台发动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