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5章 自主航空工业的新起点(二合一) (8 / 10)

作者:十月廿二 最后更新:2025/7/2 22:55:25
        “这取决于发动机本身的情况,理论上讲,对于一台设计良好的航空发动机,可以通过调节畸变指数,使其进入不会对结构造成永久性破坏的旋转失速状态,不过这需要大量的试验和模拟数据作为支撑。”

        面对这个稍显犀利的问题,常浩南面不改色,仍然是一脸自信的微笑:

        “这也是我们未来希望能做到的事情,就是在飞机的飞行过程中,通过压气机进口的流量数据来判断发动机所处的情况,当出现喘振征兆时对飞行员做出提醒,甚至主动调节飞行姿态,以避免更严重的失稳故障发生。”

        “而且,稳定性评估是属于极限能力测试的一部分,就和飞机的静力试验,以及发动机的全寿命试车一样,因此对测试对象造成破坏本来就是计划之中的。”

        提问者点了点头,显然认可了这个解释。

        在大多数型号的试飞测试过程中,都不会看到02号原型机的身影,因为一般情况下02号都会是一架静力试验机,而全机静力试验的最后一个部分就是要把飞机破坏作为终止条件。

        尽管听上去有些可惜,但却是必不可少的。

        随后的一连好几个问题,常浩南都可以算是对答如流。

        终于,在经过了长达四个多小时的马拉松式评审之后,作为专家组组长的刘振响在意见书上写下了“同意通过”四个大字,并签上了自己名字。

        随后其它的9个人也分别签字,算是在国防科工委的层面上正式认可了那份评定方法。

        在走完后续的一些审批流程之后,就会正式“转正”成为一个标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