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5章 自主航空工业的新起点(二合一) (6 / 10)

作者:十月廿二 最后更新:2025/7/2 22:55:25
        当然,例行的提问环节还是少不了的。

        只不过气氛却跟一般的评审会完全不同。

        正常情况下,评审组的提问性质更类似于“质询”,是要求台上的人对于之前没讲明白,或者有疏漏甚至错误的地方进行解释、说明或者改正。

        有点类似毕业答辩,但性质要严肃得多。

        毕竟国家标准的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容不得半点马虎。

        因此有些时候,这个提问流程甚至会持续超过一天时间——因为可能真的发现了问题要到场下修改。

        所以评审会开上十天半个月都不算很稀罕的事情。

        然而在常浩南这里,由于他刚刚的介绍已经极其完整,加上又有涡喷14这个实打实的项目作为经验,导致这一次的提问环节的画风更像是……请教。

        毕竟确实一次性搬出了太多新的概念、理论和工程方法了。

        “常浩南同志,在你提供的评定指南文件中提到,通过在压气机进口设置插板式畸变模拟装置,请问这一插板为何要设置成单块的弦月形板?”

        第一个开口提问的是一名年纪看上去并不算大的中年工程师,从桌上放着的姓名牌来看,名字叫做林宇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