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作为未来香港的核心港口,如今已经成型,那接下来就顺应自意的发展就行了。
4月22日,香港社会的另外一个大型基建:红磡海底隧道,成功完工,并通过了国际第三方机构的安全审查,港府也在这一天决定正式通车。
对于香港社会来说,红磡海底隧道的作用,丝毫不比葵涌码头低,甚至对于普通人,这个隧道实在是更方便了。
往年中环与九龙的来回,只能依赖轮船,不管是汽车还是人,都需要等待很久,碰到恶劣天气或者夏日的暴晒,那简直可以让人脱掉一层皮;
如今有了隧道,那过去对面,正常开车就行了。
隧道通车仪式,在位于港岛这边的一侧举行,港督戴麟趾、布政使等几十个鬼佬官员都来到了现场;杨文东、长兴集团的高管还有很多华人富豪也前来庆祝;
各家报社的传媒记者,TVB、亚视的摄像团队,也都赶了过来,这也是影响香港历史的一件大事了。
作为记者群体,大伙自然也来的更早,在正主还没有抵达之前,不少记者也是有一茬没一茬的闲聊着:
“这隧道收费真贵啊,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通过要3块钱,汽车要5块钱,收费都要赚死了。”
红磡隧道收费价格,早就被公布了,虽然是私人投资的项目,可毕竟也是公共基建,很多方面都是被港府与社会监督的;
类似的还有电费与巴士费用等等,纵然被财团掌控,可价格一般也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香港没有垄断法,可政府也是有管控的,要不然资本能把各种基本生活能源价格抬高到天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