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叔倒茶的动作顿了一下。“你想找谁?”
“洪门。”
陈山吐出两个字。“在香港,他们的根,比港督府的石基都深。”
鬼叔沉默了片刻,浑浊的眼睛里,映出窗外的天光。
“洪门在香港的堂口,不叫洪门,叫‘山头’,论‘字头’。”
他的声音像在讲述一段被人遗忘的旧事,“日占时期,这些字头,掰成了两半。一半做了汉奸,另一半,也流过爱国的血。”
陈山转过身,坐到桌前,神情专注。
“先说‘和’字头的。”鬼叔呷了口茶,记忆的闸门缓缓打开。
“和字头是本土最大的派系。
其中,‘和安乐’,外人叫他们‘水房’。
最早是酒楼茶室的工会,后来人扎进了码头和运输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