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产盐,或者说产盐量完全无法满足百姓用盐需求的布政使司呢?又该如何把拆分后的盐使司置于其下?”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沿海的各布政使司还好说,有海盐可以生产,那么有些内陆的布政使司,既没有海盐,也没有井盐、湖盐,就算设置了一个盐使司,没有盐不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吗?光有编制是变不出来盐的。
而且,把盐使司置于布政使司之下,显然也是跟产销区统一的原则相违背的。
但姜星火的脑回路却显然更胜一筹,而且极为简单直接。
“盐场的归盐场,盐使司的归盐使司。”
“盐场的产销区结合,是指譬如两淮盐场位于黄淮布政使司境内,那么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的销售范围,就是黄淮布政使司的辖区范围的,但这不意味两淮盐场产出的盐不可以通过盐使司系统到其他布政使司辖区范围的,只不过这种转移,是不同布政使司之间的事情。”
“也就是产销区统一,但产、销在行政系统上要分离。”
说白了,就是盐场是生产单位,而各布政使司下面的盐使司是行政单位,负责测算需求,统筹运输和供给。
包括朱棣在内的众人,很快就意识到了这种制度改革的好处所在。
为什么以施幼敏为首的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的高层官员能贪墨这么多的盐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