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7 / 8)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8 13:10:38
        二、所缘缘。谓若有法,是带己相,心或相应所虑所托。此体有二:一、亲,二、疏。

        单单是亲因缘还不能够生起心法,要有一个所缘缘,这个所缘缘是什么呢?“谓若有法”,这个有法,有者,存在也。这个法是一个存在的东西,简别它不是一个龟毛兔角,它是一个有存在的东西。这第一个条件,这个所缘缘是能够见闻觉知的,不是天方夜谭。其次,“是带己相”,它一定要挟带一个自己的相貌,简别它不是种子。种子也是有法,但是种子不能见闻觉知。这个所缘缘的条件,要挟带自己的相貌,它要能够去见闻觉知,要能够攀缘。

        第三个条件,“心或相应所虑所托”,它必须是心王和相应的心所所虑、所托。这个虑就是思虑,这个托是依托。这个所虑所托,我们举两个情况来说明,就容易了解。

        第一种情况,就是所虑非所托,它是所虑非所托的情况。比如说我们遍计的我法二执,以无自性故,它是所虑非所托。说我们认为五蕴里面有一个我,这个我是所思虑的,但是它不能当依托,它没有实体,心识不能依托“我”。因为这个我本来就不存在,我们捏造出来的,所以它是一个所虑而非所托。

        第二个,所托非所虑。说镜子去取影像,这种情况,影像跟镜子的关系是所托非所虑。因为镜子没有思虑的功能,但是它可以把影像印在自己的镜子上,它是可以当所托,不能当所虑。

        这个所缘缘它跟心王、心所的关系,要具足两个:一个是所思虑,它要是一个能够思虑的境界;第二个,它要是能够依托的一个真实的物体。当然这个所虑所托,等于是在总结前面的“谓若有法,是带已相”。你一个有法,是带己相,当然是一个所虑所托。

        “此体有二:一、亲的所缘缘。二、疏的所缘缘。”这个疏的所缘缘是指的本质相分。它对我们来说是比较疏远,因为我们根本攀缘不到,是众生的共业所感。亲的所缘缘是我们每一个人得到的影像相分,我们自己能够受用的,叫亲的所缘缘,这两个都是所缘缘。

        三、等无间缘。谓八现识及彼心所,前聚于后自类无间,等而开导,令彼定生。

        这个等无间缘是指的八个识,八个现行的心识和彼相应的心所。“前聚于后聚”,这个前聚指的心王和心所叫一聚,因为这两个性质是相随顺的,“和合是一,故名一聚”。这两个和合在一起,就像一个东西一样,叫聚。前一聚的心王心所,跟后一聚的心王心所,它是自类无间。自类简别不是它类。就是说第六意识的心王心所,跟自己的心王心所,叫自类。第六意识不能去开导第七意识的心王心所,这个第六、地七就不是自类。自类就是,第六意识的心王心所跟第六意识的心王心所,叫自类。

        这当中没有间隔,前一念灭、后一念生,没有间隔。“等而开导,令彼定生”,使令这个后念的心所生起。前一念的灭,是后一念生的一个等无间缘,这叫等无间缘。就是前一聚的心王心所消失了,它引生后一聚的心王心所,叫等无间缘,这当中没有间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