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8 / 8)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14 15:51:11
        四、增上缘。谓若有法,有胜势用,能于馀法,或顺或违,虽前三缘,亦是增上,而今第四,除彼取馀,为显诸缘差别相故。

        这个增上缘,谓若有法。这个法也是有存在的东西,不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这个法有胜势用,有殊胜的作用,什么作用呢?能于余法,对于其它的法,能够相帮助,或者是障碍。

        比如说信愿持名,我们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主要是这一念心要具足三种功德:信、愿、持名。要对阿弥陀法有皈依的心,对阿弥陀佛有往生的愿力,要不断地去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当中你要造了罪业,这个罪业会障碍你三种功德的生起,这个就是违,它对你往生也是一种逆增上缘。你要造了善业很强,虽然这个善业不是你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亲因缘,但是它对你的信愿持名有帮助的功能,它在后面能够推你一把,叫做顺,顺的增上缘。说它本身不是生起诸法的亲因缘,但是它能够对诸法有顺和违的功能,是这个意思。

        “虽前三缘,亦是增上;而今第四,除彼取余。”说虽然前面的三种因缘都有增上的作用,但是这第四个是除掉前面三种情况,而取其余的情况。就是除了前面三种情况以外的都叫做增上缘,为了显示诸缘的差别相故。

        我们心识的生起有四种因缘。这个亲因缘主要是业力,你有得到人的果报的业力,还要很多因缘的。要有一些所缘缘,一些环境;还有等无间;还要有增上,你没有父母的因缘,还不能得人的果报的。但是主要的还是亲因缘,就是你要有得到人的这样的资粮,要有五戒十善,你的内心当中要摄持五戒十善的资粮;要具足三种的因缘,你临命终的时候还要看到各式各样的境界,来生起一些爱取的烦恼,然后才能够投胎,所以这个心法的生起有四种因缘。

        色法的生起我们也解释,色法的生起两种因缘就好:亲因缘和增上缘就好。这个色身,色身的生起,或者一切的色声香味触法,就是有种子和增上缘就可以了,不必说所缘缘和等无间缘;但是心法四种因缘都具足。这一段是解释“由一切总识,如是如是变”。先到这里,大家有没有问题?

        【学员提问】:……

        【师父答疑】:所缘缘。所缘缘这句话,就是这个心生起,要有它所缘的境界。这个所缘的境界是它生起的一个助缘,叫所缘缘。就是这个心法,见分要生起活动,要有相分,这个所攀缘的境界是它生起的一个助缘。这个助缘是怎么回事呢?“谓若有法,是带己相”,这个法是一个存在的法,这个所缘缘必须有一个相貌,能够攀缘的相貌。这个相貌跟心王心所是什么关系呢?“心或相应,所虑所托”,它是心王所思虑的对象,也是一个心识所依托的境界。心识一定要一个所依托,这个境界是它所依托,也是它所思虑,这个就是所缘缘。那么它种类两个:一个是亲的所缘缘,一个是疏的所缘缘,这两个都叫所缘缘。

        所缘缘当然一般是相分,也不一定是相分,见分也可能是所缘。因为自证分有时候攀缘见分。而且第七意识的所缘缘是谁?第八识见分。是的,所以见分也可以当所缘缘,心法本身也可以当所缘缘,是不是?所以所缘缘包括相分、也包括见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hiphopcultureboo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