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到这里。
【学员提问】:……
【师父答疑】:是的,是的。这个相分,就着法尘来说,这个法尘是第六意识所缘,有五尘落影等相状。我们第六意识去分别境界的时候,它能够去分别色声香味触前面五尘的境界。那前面的五尘境界是怎么来的呢?是前五识先取到境界以后,它再把它落谢到第六意识,由第六意识来分别,叫做五尘落谢的影像。
这当中这个是外道?还是二乘?看《成唯识论》里面,待会再看清楚一点。就是提出一个问难,世事乖违难。说唯识学建立万法唯识,这当中跟世间的真实情况相违背的。说怎么知道呢?说一座高山在那个地方,我现在的眼识不去攀缘高山,但是高山还是存在,高山还是有它的作用。说我眼睛已经不再看高山了,这高山还是存在。那怎么说是万法唯识呢?说这一切法有它一定的处所,有它一定的作用。这怎么能够说万法唯识呢?
唯识学论师就回答,一开始先讲出一个例子说,说这个处所和作用都是真实有的,不违背万法唯识的道理。怎么知道呢?说一群饿鬼看到水的时候,他也看到这个水是有处所。说他到大海去,他看到这个大海的水是火,他看到这些火都是有处所。说我们这个地球上有百分之七十的水,饿鬼看到是这个地球有百分之七十都是火,这些火都是有处所的。而且都是有作用,你用手去碰它,那真的是会把身体烧掉。所以是业感,我们要是站在水的旁边,这个水对我们来说,它是一个湿润的,能够滋润我们。这个都是跟阿赖耶识的相分有关。
两个人同样造一个罪业到地狱去了。那么这两个人,阿赖耶识的相分不一样。有些人到了地狱去,这个刀山油锅,他油锅比较热;你跳进去以后,你感觉这个油锅对你来说,那个温度比较好一点。就是每一个人到地狱去以后,同样是刀山油锅,但是每一个人所取到的相分不一样。就是你们两个在造业的时候,没有两个人造业是完全一样。你当时的心态有没有惭愧心?惭愧心什么时候生起?生起的时间有多长?各式各样的造业,所以得果报各式各样。
这个人到天界去了,你跟他同时造了善业,十善业,到天界去了,大家在一起吃饭,“譬如天人,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你在一起吃饭,唉,我们两个过去在一个道场受八关斋戒,你参加,我也参加了,现在这两个善业都成熟了。唉,你受八关斋戒的时候,这当中打妄想的时间多,他打妄想的时间少,他吃饭的时候他的饭色特别优美,你的饭色稍微差一点。这是怎么回事呢?就是你阿赖耶识那个善业力量有厚薄,所以你跟境界一接触的时候,善业力强的人他变现的相分就殊胜;这个善业力薄弱的人,他现出的这个庄严境界就差一点。直到你那个善业力消失了,它这个相分就消失掉。
说这个山,你前六意识不去攀缘它,是前六意识,问题是那个阿赖耶识的业力还在。如果说你自己这方面阿赖耶识业力消失了,这个山对你来说就消失掉了。这个影像相分,约个人的业力有关。我们这边有三十个人住在这个净律学佛院,我们由于过去的共业,相逢就是有缘,在一起生活,吃同样的饭菜,穿同样的衣服,在同样的处所。但是这样的一种学佛院的色声香味触的境界,我们每一个人取到的境界不完全一样。就是虽然是共业,但是每一个人各有各的别业,你现出的饭菜你觉得非常好,他觉得不好。就是这个相分,个人个人的业力表现出来会不一样,是这样子。所以这个相分本身也不离开心识,就是你的心识所变现。
到地狱去的众生,一堆油锅,这个罪业特别重的人,他那个心识罪业特别重,跟油锅一接触,那不得了,油锅的温度特别高。这个人他只是偶尔做一次,造一次恶业,他那个心识罪业薄弱,他跟油锅一接触,他表现出来的相分,油锅的温度低一点,就是各式各样的差别。我们每一个人在受用的相分都是个人的业力,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就是一切的万法这个境界相,是你心识的业力所变现的,这个就是相分。
那么这个相分谁去受用呢?是见分去受用,见分去受用相分。见分和相分依止自证分而住,自证分它不活动,它就是那一念的明了性在那个地方明了,它不活动;证自证分亦复如是,都是属于内在的体性。这个就是心识的四个部分。
好,我们再看结示法要。这个四分的结示法要有两段,先看第一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