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3 / 7)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8 13:10:38
        这个相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相状。比如说我们人有人的相状,树有树的相状。这个相状是识所缘的影像,就是我们心识去了别境界的时候,心中会出现六尘的影像,而这些影像各有各的相貌,我们就安立做相分。这以下讲出一个例子,如色尘有青黄赤白等相状,这个颜色有青黄赤白,就是它的相状。这个声音呢,声音有高低曲折的相状;这个香有香臭的相状;味有酸甜苦辣的相状;乃至于触有坚硬或者柔软的相状;法尘也有它五尘落影的相状。“凡八识所缘的境界,都相分所摄”。

        这个相分,在唯识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叫本质相分,第二个是影像相分。这个本质相分是说,是由众生的共业所招感,就是由众多众生的第八识所变现的万法,叫本质相分。比如说我们今天看到有一座高山,这高山的存在是怎么回事呢?是很多很多人的共业,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所变现,叫本质相分。

        我们眼睛去攀缘高山的时候,每一个人看到高山的颜色、高低会不一样,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眼识去取高山的相貌,你取到你自己部分的影像,这个叫影像相分。这个影像相分就是个人的别业,当然福报大的人他取到的相貌特别庄严,福报差的人取到这个山的相貌比较黯淡。就是个人的业力各式各样,它的相貌也各式各样。就是本质相分,我们是没有一个人取得到;我们每一个人眼识跟本质相分接触的时候,取到自己这一部分的影像相分。这两个都叫相分,不过我们个人受用的是影像相分。总之,相分它是一个所缘的影像。再看见分。

        见分——见谓“照烛”,乃识之了别照境功能,“能缘”为义。凡八识对境所起之“了别”作用,皆“见分”所摄。

        这个见就是一种照烛。这个照就是照了,烛就是很清楚分明,它是识的一种了别照境的功能。这个见分是以能缘为义,前面的相分是一个所缘,这个地方是能缘。八识对于境界所生起的一种了别作用,都是见分所摄。比如说八识有这个异熟、思量、了境这三种功能,这种功能主要都是以见分为主。就是说,事实上整个八识的作用,它生起的作用,这个都叫见分,就是有这个了别照见的功能。再看第三。

        自证分。自证分——谓能亲证自“见分”缘“相分”不谬,能作证故。此为识之自体,见相二分之用,皆依此而起故,亦名“自体分”。

        自证分为什么叫证呢?这个证的意思说,它能够亲证你自类的见分去攀缘相分的时候,这当中是错谬的呢?是正确的呢?它能够作一个证明。在古印度的这个量果,说这个心识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量”,这个量就是对境界的认识,叫量。这当中有一个能所,就是能分别的叫能量,所分别的境界叫所量。这当中有一个量果,就是量度你所认识的结果,有一个判断者。判断“能量”去量度“所量”的时候,是正确的,是不正确的,叫量果。这意思就是自证分能够作见分去攀缘相分的一个量果,它能够作这样的一个功能,它能够去判断见分攀缘相分是对、是错,这叫自证分,它能够证明。其次,“此为识之自体,见相二分之用,皆依此而起”,它又能够作见分、相分的一个自体,所以又叫做自体分。

        前面的见分、相分是一个作用,这个自证分是一个自体。比如我们前面说第二能变,“思量为性相”,第二能变第七意识它的功能,思量为内在的性,也以思量为外在的相。这个性就是指的自证分了,外面的相指的是它的见分,是这个意思。所以自证分是一个体,见相二分是一个作用。再看第四个。

        证自证分——谓能亲证第三自证分,缘见分而不谬故名“证自证分”。

        ——糅合《宗镜录》——

        自证分它能够证明见分错不错谬,那么自证分在证明见分的时候,谁来证明自证分对不对呢?那这个地方必须有第四个,一个更微细的明了心识,就是证自证分,它能够亲证,自证分它去判断见分是错不错,它能够作证明,它能够作量果。所以就安立了这四分,就是我们这一念的心识,每一个心识都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来认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