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8 / 9)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8 13:10:38
        它的过患,根据《成唯识论》说,我执引生烦恼障,障碍大涅槃;法执引生所知障,障碍大菩提。

        [我执]:我们认为我们生命体有一个我,有一个常一的主宰,有什么过失呢?就引生很多的烦恼。《百法》说有六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乃至于二十个随烦恼——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等等。这一切的烦恼会发动,它的根源就是我们的生命里,我们认为有一个我,由这样的烦恼,就障碍我们的涅槃寂静乐,使令我们心不寂静。这相互有关系,有一个我,所以有烦恼;有烦恼,所以使令我们心不寂静,障碍涅槃。

        我们看《高僧传》,比如说魏晋南北朝,很多印度的大论师来到了中国弘扬佛法。在东晋罗什大师,北方的是罗什大师在长安翻译经典,南方的是慧远大师弘扬净土,这两大主流,在东晋的佛教,先讲东晋。罗什大师他得到当时后秦皇帝,姚兴皇帝的支持。姚兴他经常来到长安译经院,关心译经的情况,等于是国王来护持译经。我们看罗什大师的传记,很明显地看到,说国王也护持佛法,罗什大师也护持佛法,两个合作翻译很多的经典。但是你能够明显看到这两个人的心情不一样。罗什大师的心是非常安定,这个姚兴皇帝心不安,明显的心不安。

        你看唐玄奘大师也是这样。玄奘大师从印度取经回来以后,唐太宗就要求玄奘大师还俗,做他的宰相。玄奘大师提出一个理由说:“愿守戒淄门,阐扬遗教”,就拒绝了。唐太宗不得已,也是请他翻译经典。玄奘大师刚开始跟唐太宗距离很远,他也是不欢喜,一定要把唐玄奘的译经院离他的皇宫近一点。为什么呢?他讲一个理由说,朕心情不好,经常能够来你的这个地方,请你对我开示开示。姚兴皇帝也是这样子,这两个都很明显。我们中国两大翻译师,罗什大师、玄奘大师,都得到皇帝的支持,皇帝把这两个翻译师的道场,都是盖在皇宫的隔壁,经常去请他开示。

        这个是什么原因呢?你看清朝的顺治皇帝他讲了一个偈颂说:“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心转烦”。这个地方是讲出一个皇帝的心情。说朕是大地山河主,这个地方的思想就有问题。说我是山河大地的主宰者,这样的思想就是颠倒的,所以才引生你忧国忧民心转烦。怎么说呢?说你是一个皇帝,那是你福报大。但是你福报大,不一定说,这个山河大地,这一切人,你有主宰性,没有这回事。我们研究第八识,第八识是恒转如暴流,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暴流。这个暴流是由业力在主宰,他会怎么样?你会怎么样?这件事情会怎么样?那是各式各样的别业、各式各样的共业在主宰,哪是你皇帝能够主宰呢?

        但是我们在做了皇帝以后的心情就是,在不能主宰当中,我们自己要做主宰。好了,所以就忧国忧民心转烦,你不能随顺因缘了。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会有烦恼就是,我们对一切的因缘所生法,不管内在的身心,外在的环境,不能随顺因缘,不可以。我们在因缘当中要安立一个主宰,这就会产生烦恼,产生爱烦恼、嗔烦恼,爱不到就嗔,爱到以后就我慢,或者是自卑,这各式各样的烦恼就活动了,是这样子。所以说,这个烦恼的根源就是在一切因缘所生法当中,我们不认为这是一个因果的相续,而有一个主宰的我,所以就生烦恼,由这个烦恼使令我们不寂静。

        [法执]:再看法执,这个法执是所知障,障碍大菩提。前面的我执是一个染污的无知,这个是一个不染污的无知。这个所知障跟前面烦恼障不同。烦恼障是烦恼即是障,它障碍了涅槃;这个所知的境界本身不是障,是因为法执而障碍所知——所知本非障,因障障所知,障碍我们无量无边的智慧。就是说我们对一切的因缘所生法,无量无边的这些法门——三昧、神通、陀罗尼不能完全明白,这个就是法执,障碍我们所知的境界。这个是说明它两个过患。

        看第四的伏断。

        (四)伏断

        一、分别起的我法二执:现行——地前渐伏,初地永断;种子——初地顿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