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6 / 9)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8 13:10:38
        先看这个分别起的。分别起的我执法执,它能执的是第六意识,这个发生在第六意识;它所执的这个我执、法执是对谁生起呢?对五取蕴相——色受想行识。这个五取蕴相生起的我执、法执,主要的有两类:第一类叫做即蕴计我,第二类叫离蕴计我。

        一、即蕴即我。

        这个即蕴计我就是说,第六意识去分别我们这个果报,我们这一期的果报——色受想行识,认为这个色受想行识就是我。

        (1)色法为我:或者说这个色法是我。我们一般要是完全没有听闻佛法,这一生当中你完全没有接受佛法的思想,很可能会认为色法就是我。说你为什么有明了性呢?哦,有大脑,这个色法创造了你的思考能力;你为什么会有生命的相续?这个命根怎么安立呢?有心脏的跳动。就是一切法“万法唯色”,也可以这样讲,这一切的生命是由色法创造的,这个色法就是我。这样的思想多分来说是容易生断灭见,说这个色身一死掉,我们的生命就全部息灭了,人死如灯灭。

        为什么?因为生命的现象,是由我们的生理的机能所变现出来,当这个生理的机能老病死以后,我们生命就像灯火烧光,就全部都没有了。那么这个意思,断恶修善,皈依三宝,当然是没有意义了。所以说这样的人生观就是及时行乐了,因为能够把握的就是你色身在的时候。执著色身为我,这种人是心非常得粗了,非常粗的一个人。这种人偶尔也能够修善,但是生断灭见的人很难避免造恶业,很难避免。

        (2)执受、想、行为我:其次或者说是受想行,这个是一个心所法。或者说受是我,这种人比较是心比较细了,起码他执著心法是我,知道这个色法是老病死的臭皮囊。我们的情绪,说我为什么能够知道有一个我呢?说我跟这些色声香味触法一接触的时候,有各式各样的感受,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所以知道有一个我。要不然是谁去受快乐,谁受痛苦呢?从这个痛苦、快乐的感受当中我们知道有一个我,说是谁在那个地方快乐,谁在痛苦?是我在快乐,我在痛苦,这个受就是我。或者是想就是我,我能够去思想,创造各式各样的名言,这个想是我。或者是行是我,那这个行就各式各样的心所。我们一般的凡夫,稍微有一点理智的人,就会有这样的感觉,就是我们内心各式各样心所情绪的活动,就安立一个我。

        (3)执识为我:这个识蕴是我,这个人那是一个哲学家,心更细了。因为第六意识的明了性是无记的,八识的心王都是无记的,没什么情绪,它只是一个造业的明了功能。那么这种人多分是一个哲学家,或者是有些禅定的,他在禅定当中把一些的喜怒哀乐的心所都停下来,第六意识“迥脱根尘,灵光独耀”现前,就认为这个就是我,我这一念明了的灵灵觉觉的心就是我。这个识蕴是我的人,还是对生命有一点了解。总之,都是对我们的生命体,色受想行识这样的一个果报法,认为它就是一个恒常住,不变异,有主宰性的我,这个就是即蕴计我。

        二、离蕴即我

        其次,离蕴计我。这个离蕴计我多分是外道,这些哲学家。比如说这个胜论派。胜论派他从禅定当中也能够观察色受想行识是刹那刹那变化,是老病死的。那么老病死当中另外安立一个自性,说我这一念自性是不老病死,我这一念自性是住在我的心中,这个心识刹那刹那变化,我这个自性是不能变化。讲一个譬喻,说一个人住在房子,这个房子破坏以后,我这房子不要了,再盖一个房子。那么这个房子是老病死,色受想行识是老病死,但是这个人是不老病死,所以这个自性是不生不灭的,住在五蕴身当中。

        这当中外道的论师这样的思想,跟佛教徒一接触的时候,佛教的这些大法师就会质问说,说你有一个自性住在五蕴当中,那请你解释这个自性的相貌是什么?外道解释不出来,因为他一解释出来,就不离开色受想行识,他讲不出这样的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自性的相貌,讲不出来。这个就是离蕴计我。这都是属于分别起的,就是依托第六意识的邪教、邪分别,对五取蕴相生起一种我执、法执的相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