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4 / 9)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8 13:10:38
        但是我们会提出一个问题,说这个生命的生死,这阿赖耶,这些水把我们都淹没了,让我们在大海当中不能出离。但是我们前面研究第八识的时候,发现第八识没有过失,因为第八识无覆无记,它的体性是白净的。所以我们在研究第八识的时候有个问题说,第八识这个阿赖耶识,我爱执藏识,它漂溺了我们有情,这个水使令我们不能到彼岸,不可以到彼岸。那么不能到彼岸,但是第八识又没有过失,我们会想说,这个病源在哪里呢?这以下把这个生死的根源找出来了。

        我们健康检查,前面的阿赖耶识是把病相给发现,哦,这个病相是哪一个地方出毛病了,而这个地方是把生病的根源明白地指出来。说为什么会有阿赖耶呢?就第八识好端端的这一念无覆无记的明了性,它怎么变成阿赖耶的呢?这以下解释说,因为这个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它去攀缘第八识的明了性的时候,这第八识的明了性太微细了,起码比它更微细了。它去观察这个刹那生刹那灭的第八识明了性以后,就以为第八识这个明了性是真实,这个明了性的心法是真实的,不是因缘生法,不是的。其次它进一步的认为,这样的一个真实的法是有主宰性的,是一个我。好了,因为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的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使令第八识就转成阿赖耶了。

        说我们有情众生为什么在这个生死当中流转呢?就像蕅益大师说的,“只是现前一刹那法”,这个生命就是现前一刹那的,刹那刹那的心识,“望前名果,望后名因”,这个生命是一个因、是一个果;又是果、又是因,因灭果生。那么这样的因灭果生,是什么力量使令这个因果相续呢?就是我们这一念的第七识的明了性,认为因果流转当中有一个我在流转,我们有这样的认识。流转三界中,谁在流转?是我在流转。

        那么有这样的我的认识以后,好了,“恒转如暴流”这个生死流不能停止了,没办法停止了。就是第七意识缘第八识的见分,生起了微细的我法二执,就使令这样的一个生死的暴流,无限期地流下去了,是这样子的。这个生命的相续不是说上帝的安排,不是这个意思,是我们的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错认消息了。这个地方先讲到这,下面我们再详细说一下。

        这个第三科,就是“依彼转缘彼”,第七识它依止第八识而生起,它还是去攀缘第八识,认为第八识是真实的法,是真实的自我。这个地方看出来,第七和第八的关系非常密切,非常密切。它依止它而生,然后它又紧紧地攀缘它,这两个识的确分不开的。

        四、云“思量为性”,五、云“思量为相”者——此识以恒审思量而为体性,即以恒审思量而为行相,是故名未那也。

        四、云思量为性、五、云思量为相者,这个地方把思量为性和相合一段,就是体性门和行相门。此识以恒审思量而为体性,即以恒审思量而为行相,是故名未那也。这个第七意识它的行相、体性是非常单纯,它内心有什么事情就讲什么话,是一个很单纯的,它的整个生命的现象非常单纯。说第七意识以恒审思量为体性,那么它表现出来也是恒审思量的相貌,就是思量为性,思量为相。

        你看第八识,第八识就是阿赖耶。它这样的一个阿赖耶体性,表现出来就是有一个因相——所谓的一切种识,有一个果相——异熟识。这第八识的相貌还不是两种,阿陀那识。它有各式各样的相貌,各式各样的相貌,从一个阿赖耶能够开展出很多很多的相貌。这个人扮演很多角色,但是它的体性就是一个阿赖耶,就是它以阿赖耶为自之体相。第七意识不是这样。第七意识的体性是恒审思量,它表现出来也是恒审思量,就是如此地单纯。

        这个地方是说明第七意识的明了性,它的功能是思量。这个思量是怎么生起地呢?依止第八识生起。它干什么事呢?去思量第八识。所以讲“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合起来就是这个意思。

        关于这一点,我们用补充讲表解释一下。恒审思量捏造出这个我执和法执,它的一个情况,我们用附表第九,根据《成唯识论》,把它扼要地加以解释。这当中我们分成了四段,来解释我执、法执的相貌。这个地方等于把整个阿赖耶识生命相续的因缘,把它给说出来了。看第一个,释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