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第二,依彼转。
二、云“依彼转”者——“彼”指第八识。第八识之现行,是此识之根本依;第八识中所藏第七识之种子,是此识之种子依。“转”谓相续生起也。
第八识中所藏第七识之种子,是此识之种子依。“转”谓相续生起也。这一段是说明所依门,所依止的门。这段是说,说一切法是因缘生,第七意识的功能是恒审思量,这个恒审思量的明了性是怎么来的呢?它怎么出现呢?它为什么有这样恒审思量的功能呢?就是说它生起的因缘是什么?“依彼转”,这个转就是相续的生起。那么它是依止什么而生起呢?依止第八识,这个彼指的是第八识。说这个“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因为有第八识,所以有末那识的生起;因为有第八识的相续,也使得末那识相续。
我们看蕅祖的注解。彼指依止第八识,它是依止第八的明了性而生起。依止第八识而生起,这当中有两个内容。先看第一个,是“依止第八识的现行,是此识的根本依”,就是第八识的明了的现行。这个第八识的现行是一切的色法、心法的依止处,所以叫根本依。我们前面也引《大乘阿毗达摩经》的偈颂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有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就是无始劫来一切的现行的色心诸法,乃至于一切的种子,是依止第八识而安立的。第七意识也不例外,所以讲“依彼转”,就是它依止第八识做根本依,这第一个。
其次,它依止第八识中所藏的第七意识的种子,是此识的种子依。它一方面依止第八识的现行,一方面也要依止第八识里面大海当中的这个种子——藏识海的这些种子。它有它自类的种子;这个色法、心法都有它自类的种子,第七意识依止它的第七意识的这个明了的种子,才能够转生。
这一段是所依门,就是怎么会有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呢?“依彼转”,依止第八识的现行,也依止第八识里面的它的种子,才能够转生的。换句话说,这个第七意识是没有自性的,它不是一个离开了因缘能够单独存在的,这个地方是强调这个观念,所以讲“依彼转”。
看第三段,“云缘彼”者,“依彼转缘彼”,这个“缘彼”是所缘门。前面的所依门是说明它一个生起的因缘;这一段是说明它生起以后做什么事情呢?这个恒审思量是干什么呢?它是对谁去恒审思量呢?说这件事情,所缘门。
三、云“缘彼”者——谓此第七识,即缘彼第八识之见分,而起微细我法二执也。
缘彼,这个彼是指的第八识。说这个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它依止第八识生起了后,它做什么事?它还是去攀援第八识的见分,这个见分就是明了性。这个识在明了的时候有见分和相分,能缘的叫见分,所缘叫相分。第七意识它只对第八识的能缘的见分去攀缘,攀缘的结果呢,生起了微细的我执和法执。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前面的初能变,我们研究阿赖耶识,“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乃至于恒转如暴流”,这一大段都是解释阿赖耶识的相貌。这个“恒转如暴流”是说,阿赖耶识是我们有情生命的一个本体,可以这样讲。这个本体的相貌是什么呢?恒、转。它的生命是相续的,因的相续、果的相续;一方面转,它前后变异,就像这个暴流。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个“漂溺有情,谓之暴流”,说我们有情众生在六界阿赖耶识这个暴流当中,头出头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