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2 / 8)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8 13:10:38
        比如说,我们现在要培养对净土法门的信愿,这个是关键。前几天上慧下天老和尚开示,私下跟我讲,他说他打佛七打了一百多个佛七,他感觉念佛容易信愿难。他说这个人能够一天拜一千拜,九支香要拜一千拜佛,这件事不难,他还不是打了一次佛七,打了一百多次佛七,这样子用功。但是你要能够厌离娑婆,不容易,这可见得我们思想的力量不容易改造。所以我们生命不容易改造就在这个地方,无量劫在这个三界中流转,强大的串习。

        但是佛法的意思是诸法无自性,可以改造的。怎么改造呢?就是要由止观的力量来改造我们最初的那个思想——那个颠倒的思想。这当中我们要思惟要生死的过患,这个生死的过患主要是在快乐的境界。我们对三恶道是很容易厌离,观照这个世间的五欲乐,财色名食睡。在佛法的意思,这个世间的欲乐跟极乐世界的功德,这当中最大的差别就在真实和虚妄。佛陀为什么要我们放弃世间的欲乐呢?他的理由是它虚妄,这个虚妄的意思就是它可以破坏。说你今天得到这样的快乐很容易破坏,那么很容易破坏,有三种法能够破坏你在世间上的欲乐。

        第一个,烦恼。你在受用世间欲乐的时候,你会有烦恼,贪嗔的烦恼活动。贪嗔的烦恼它是扰动的,你心一扰动以后,那快乐的感受就破坏掉了,就不能安乐了。就像一个人生病,心中有病毒在里面;感冒的时候,你吃再好的东西都没有乐受,为什么?那个病毒干扰你的乐受,你生病生得很重,吃什么东西没有乐受。所以我们在受用五欲乐亦复如是,贪嗔的烦恼欲望活动太厉害了,这个时候乐受消失掉了,烦恼能够破坏我们的安乐。

        其次,罪业。烦恼活动厉害以后,一定会付诸于行动,就造罪业了,杀盗婬妄的罪业,就使令我们心不安了。我们内心有最罪业的人,心忧惧,会忧虑、会恐惧,对未来的果报会有忧虑恐惧。所以我们现在的安乐也就不安乐,因为罪业会破坏我们的安乐住,这个忧惧一出现的时候就不快乐。

        再其次,老病死会破坏你的安乐。说你这个身体老了、或者生病、或者死亡,这三个东西到来的时候,再大的欲乐都不快乐了。佛法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世间的欲乐,“有烦恼故、有罪业故、有老病死故,非实安乐住”,这个是佛陀要我们放弃世间五欲乐的一个最主要理由,去追求一种不可破坏的安乐,那就是极乐世界。

        我们通过这样子思惟的时候,在佛堂当中有止有观,你内心的那个欲,那个希望,我们无始劫那种追求五欲乐的希望,虽然我们嘴巴不讲,但是那个希望就开始变化了,就会有变化,这个信愿就会有变化。信愿有变化的时候,作意、触、受、想、思就会有变化,你以后的念头也会有变化,你未来的生命也就会有变化。所以我们不要忽略在佛堂当中十五分钟的静坐,你整个生命的改变就在那十五分钟,“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你真正能够随顺佛法的圣教量来修止观,你的生命就会改变了。

        那么我们平常就是这样点点滴滴,一天十五分钟、三十分钟、一个小时、今天、明天,“滴水长流,则能穿石”,你修一辈子下去,临命终的时候那就不一样了。你临命终的时候就能够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当然你临命终的时候,那个正念怎么来呢?就是你平常点点滴滴地栽培。就像我们转变,转识成智,就是今天转一点,明天转一点,今天转了三十度,又回过去十五度;明天又转三十度,又回过十五度。慢慢转慢慢转,对于世间的欲望慢慢慢慢地降低,对于极乐世界的希求慢慢地增上。这个就是我们由止和观所创造出来的。

        所以十大地法的关键就是念和慧,当然主要是慧,佛法是强调抉择;但是你这个抉择的智慧,如果你的心太散乱,没有用。你的心太粗重扰动,观察很久没什么效果。所以我们一开始要先把心根摄住,让它寂静,才起观。这个十大地法,就是我们一切的善念恶念的出现,完全是由五遍行和五别境所决定的。这个就是十大地法,当中包括了善念、也包括恶念,依止这十个法所生起。

        这个地方大家有没有问题?

        【学员提问】:……

        【师父答疑】:对,如果这个念头是任运而转的,就是我跟什么境界一接触就活动,这个是触、作意、受、想、思。这个时候跟前面我们的十大地法就不一样,是的,它是由环境所引生的。我们现在说这个十大地法是由作意所带动的,作意,由作意所带动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改造我们的生命,要改造我们的念头,就是要在寂静当中去思惟法义,是这个意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