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是任运而生的,任运而转。就是你跟什么境界一接触,就会出现什么心念,是由触所带动的,任运而转,这第一个。其次是作意所生,这个都是力量比较强了,就是不管跟什么境界接触,我自己要决定我的念头,就是作意,由作意所带动的。这个地方讲十大地法是讲作意所生,就是这些比较有殊胜力量作用的念头生起,都要依止这十个心所的活动,才能够带动比较强大的念头。这十个强大的念头,十个大地就是五遍行和五别境。
二、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
一、作意:我们先看作意,这个作意是很重要的。先看五遍行,作意这个圆圈。这个作意它有两个差别功能:第一个是警觉的功能,它能够警觉心王,使令心王生起活动;其次它能够有引导的功能,它引导心王去趋向于所缘的境界。比如说,我现在是一个散乱的阶段,有时候东想西想,想过去、现在、未来;那么我现在作意,我要念佛了。作意要念佛,这个时候作意就把第六意识的心王,把它警觉。就把这个第六意识——在五欲境界的那个第六意识心王把它抓出来,你不要再去攀缘五欲了。就是警觉,你要改变一个所缘境,给第六意识一个警觉。不但是警觉,它还要做一件事,就是把第六意识的心王,从五欲的境界里面带出来跟佛号接触,它能够引导心王趋向于你所要攀缘的境界。就是它做这两件事情,作意,就是警觉心王;其次,引导心王去趣向所缘境。
二、触:这个作意以后就是触。就是前面的作意是引导趣向所缘境,那么当我们这一念心正式跟佛号接触的时候,这个根境识的和合安立做触,就正式接触了。一句弥陀念诵听,这个念——念从心起,心中有作意,把佛号创出来。但这个时候佛号是没有声相,就是我要念佛了;由这样的作意,要靠念、诵,嘴巴要出声音,靠这个嘴唇的振动,把声相所缘境给创造出来,这个所缘境再由耳朵听回去,你听到的这个时候就叫触,你第六意识挟带耳识,跟佛号这个声音正式接触了,这叫触。
三、受:触的时候有一种受。当然这个受是安乐的,佛号是万德洪名,大功德的境界。“弟子心不安”,这个时候心安下来。就是“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慢慢慢慢就在佛号的大功德法界当中安住了,就有乐受。
四、想:那么由这个受以后就有想,就是各式的名言分别。
五、思:由这个想就有思,这个思就是造作。
[寻伺]:这个思以后就是带动了寻伺了,可能是善的寻伺、或者恶的寻伺;由寻伺就带动善恶的念头,这个念头是这样子来的。
可以看得出来,我们比较有强大力量的心念都是由这个作意,这当然有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作意。如果是随顺于理的,或者因果的道理,或者是空性的道理,这样的作意所带动的是善念;如果这个作意是不如理作意,是违背理性的,是随顺于情感的,这个作意所带动的触受想思,乃至于最后的寻伺,是偏向于恶念的,会使令我们此世他世的身心成就不可乐果报。所以这个当中,我们一个念头的善恶是由作意而来的,作意。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hiphopcultureboo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