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云“及馀触等俱”者——谓徧行五心所,定得相应。及八种大随烦恼,别境中慧亦得相应,共有十八心所也。大随烦恼,释现《百**》中。
这个地方是说,第七意识恒审思量的活动,不但是带动爱见痴慢,还“及余”——其余的触等一起活动,叫俱。这个触等是谁呢?包括遍行五心所,因为它普遍一切的心王;还有八大随烦恼,就是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昏沉、掉举、散乱、不正知。再讲一次,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昏沉、掉举、散乱、不正知,八大随烦恼。这个别境当中有一个慧心所,欲、胜解、念、定、慧,这个慧是对所观境能够拣择。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去攀缘第八识的明了性,它也能够拣择它是我,当然这样的拣择是颠倒的,叫邪慧。
【学员提问】:……
【师父答疑】:有覆无记会不会影响到念佛?当然我们刚开始念佛,有覆这个覆就是有一个我。我的身心很苦恼,怎么办呢?阿弥陀佛是万德庄严,我对阿弥陀佛是一心皈命通身靠到,对不对?这个时候的佛是跟我们是有独立体性的,佛是真实的,我也是真实的。那么我怎么办呢?我皈依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大功德,我是一个业障凡夫。如果我们的皈依是一种这样的皈依,是不障碍。
但是如果说“能念所念性空寂”,那种最高级的皈依,就有障碍了。净土宗的祖师说:“我虽业障深重,是弥陀心内的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是我心内的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应道交。”说我们如果想要把这个皈依,把自他的这样的对待,这种分别把它取消,就是能皈依的、所皈依是“不二”,说原来所皈依的佛是在我们的心中。那这我空、法空的智慧就很重要了,这个时候第七意识会障碍你。
说我们要不修空观,也可以皈依,也可以往生。但是这样的皈依就是,我是业障凡夫,这个是真实的,不是因缘所生法;阿弥陀佛万德庄严也不是因缘所生法,真实的。我对阿弥陀佛通身靠倒,这样子也可以。但是你说这个皈依的境界要达到“能皈、所皈不二”的时候,那就会障碍了,第七意识会障碍了,这种最圆满的皈依就会障碍了,那就是一个大皈依了。就是我的心中有佛,佛的心中也有我,那是打成一片,是不二的境界,那种皈依那是分不出一个能皈、所皈的分别,那这个时候第七意识就有障碍了。
【学员提问】:……
【师父答疑】:是的。它这个了别性没有审的功能,因为它对所缘境,对第八识的这个广大的根身、器界,它不能很深入地观察,不可以的。就跟前五识一样,不能够很微细地观察,它没有审的功能,就是它对所缘境很粗略地了解而已。
【学员提问】:……
【师父答疑】:第八识是现量,是的,是现量,第八识和前五识都是现量。
【学员提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