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3 / 6)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8 13:10:38
        这个意思就是说,从前面的阿赖耶缘起可以知道,阿赖耶这个缘起是甚深甚深,一念心识变现了十法界十如是,也可以这样讲。但是《般若经》上说,诸法如幻如化,这一切法本性是毕竟空,从世俗谛是如梦如幻;乃至于涅槃也是如幻如化,这一切有为法如幻如化,无漏的法也是如幻如化。这样子是不是会堕入一种偏空的邪见呢?这个意思就是唯识学会难问这个般若的思想,蕅益大师把中观见跟唯识的思想,把它做一个融通。

        答曰:毫厘有差,天地悬隔。般若深明一切法空,皆无自性。由无性故,得成缘起,于缘起中,智断证修染净因果,纤毫不滥;虽復不滥,一一无性,故非实我实法也!

        —《观心法要》—

        答曰:“毫厘有差,天地悬隔。”这个诸法真如实相的道理,毫厘有差,乃至于一毫一厘的差错,那就是像天地的悬隔。怎么说呢?“般若深明一切法空,皆无自性。由无性故,得成缘起,于缘起中,智断证修染净因果,纤毫不滥;虽復不滥,一一无性,故非实我实法也。”

        这以下把一切法空性的道理把它发明出来。《般若经》的意思,它深明一切法空,这一切法包括有漏的这些生死的法,也包括无漏的涅槃,这一切法本性都是毕竟空。那么般若经的空是怎么安立呢?悉皆无自性,是从无自性的角度安立空的。

        “无自性”这句话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叫无自性?先解释什么叫有自性?说我们是一个人的果报,我们有人的色身、有人的内心的状态,若身若心都是人。这个人的身心,假设不必要因缘就能够存在,说你不必有因缘就有人的果报,这个人的果报是叫做有自性,因为它不必因缘,它能够离开了因缘就能够存在,这叫有自性。

        但事实上从佛法的角度,要得到人的果报要有五戒十善的因缘,离开了五戒十善的因缘,你得不到人的果报。这个一切法都是要有因缘才出现,没有一个东西说离开了因缘,它能够存在,没有。所以讲没有自性,就是它自己不能决定它的体性。

        说你现在有一千块,怎么有一千块呢?某甲借你三百块,某乙借你三百块,某丙借你四百块,你合起来有一千块。你这一千块是甲乙丙三个人的因缘而有的,你自己不能做主的,这一千块跟你完全没关系。这一千块其中有一个人把你要走了,你一千块就没有了。所以这一千块对你来说,你没有独立自主的体性,你没有自性。为什么?这三个人因缘使令你有一千块。

        这一切法都是要假借因缘有,从假借因缘有的角度可以看得出来,它自己不能够决定它的体性,不可以。是谁决定呢?是由因缘。所以从无自性的角度,中观安立作“空”。

        “由无性故,得成缘起”。这个地方就要注意了,因为一切法无自性。这个无自性,或者我们讲一切法空都可以。因为一切法无自性,所以就能够成就了染净缘起。你创造了染的法,就成就染缘起;清净的法,有清净的缘起。于缘起中,这些智断证修的染净因果,纤毫不滥,丝毫不爽。因为一切法空的缘故,所以你就能够由善业的因缘成就可乐果报,由恶业的因缘成就不可乐果报,是这样子的,所以这个因果是丝毫不爽。虽然因果丝毫不爽,但是一一的本性都还是没有决定性。说你是个人,无自性。这个无自性,智者大师说什么叫无自性?就是没有决定性。

        这个没有决定性,我们似乎容易了解,你说一切法空,有时候容易误会。说为什么没有决定性呢?说你是个人,这件事没有决定性,你要造了恶业,你以后就不是人了,所以这个人没有决定性;你继续地修善,就能够到天上去、到极乐世界去,所以人的果报也没有决定性。这一切法都是这样,没有一个决定性,就是说会有变化。那么一切法没有决定性的缘故,所以因果就能够从没有决定性当中,建立了染净因果;一一无性的缘故,所以安立作无实我和没有实法,我空法空是这样安立的,是一切法没有决定性,安立作我空和法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