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卷《唯识三十颂直解》 (9 / 10)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8 13:10:38
        我们表现在外面的礼节,一定是出自于爱护别人的这一念心发动出来,这个礼才变得有生命力,才变得有意义的,所以孔夫子在历史上之所以称为至圣先师。就是他传承了中国的道统,而且他把这个仁道的思想,把这个道统给充实了,这是根本的问题。就像我们讲发菩提心以后,修所有的善法都是无上菩提的资粮,这个孔夫子当时的见地是非常的重要,那简直是佛的智慧了。所以说,我们之所以生起一个增上的作意,一定是有一种增上的希望来的。

        您为什么会有这个希望呢?那是要有一个“胜解”,您对您所希望的境界一定要有坚定的理解。您对于这件事情含糊笼统,您不能有强大的希望,也不可能有坚定的作意、触、受、想、思,所以我们会对三宝的境界生起坚定的希望,是对于三宝的功德一种如实的理解。您为什么会理解呢?理解的心所当然不是自然生起的,就是由念、定、慧——止观的力量的栽培薰修而生起的。这个止观的次第,我们应该先修习念力,就是我们刚开始要选择一个所缘的境界,或者是佛号,或者是呼吸,对于所缘境呢?心于所缘数数忆念,就是一次一次的去忆念所缘境界,使令所缘境能明记不忘,从念力的增长广大到定,这时候对所缘境能够专注不散,不再散乱了,心中就破除了昏沉跟掉举,使令这念心能够明净而住,在这明了寂静之中就生起了观察智慧、抉择,抉择生命的真相。

        这个抉择当然很多,佛法的观当然很多很多,但是大方向来说,主要的观察就是要观察这个,大方向就是要观察这个流转门和还灭门,这两个门一定是要好好观察。也就是说,在流转之中的快乐叫五欲的快乐,我们每一个有情都想离苦得乐,还灭门的快乐是圣道的快乐,这当中有什么差别?在《瑜伽师地论》中讲这个五欲乐和圣道乐讲到有十五个差别,我讲出其中最主要的三个,详细的话大家。去看本地分,它讲到十五种差别。我讲其中的三个差别:

        第一个差别就是障碍和非障碍的差别。我们在五欲的境界里面,这念心在五欲的境界活动,会产生一种乐受,我们在佛堂当中拜佛念佛、诵经,心中也会产生乐受。这两个乐受是不一样的,有什么不一样呢?障碍和非障碍的差别,就是您在五欲境界里面的活动,也会产生乐受。这种乐受有三种障碍:

        第一个烦恼会障碍您,就是您在五欲的境界裹活动,有贪、瞋、痴、慢的烦恼,烦恼是一个扰动相,这个所有的快乐一定要依止一个寂静的心情,所以烦恼的出现它障碍了您的安乐,不像我们在佛堂当中的安乐是寂静的,那完全没障碍的,所以您选择在五欲当中去追求这个乐受,这个乐受本身有烦恼障碍。

        第二个罪障,烦恼的增长它就容易造罪,这罪业的本身就是属于粗重性的,一个不安稳性,一种不安的,这种粗重不安稳性,它也障碍您的安乐,虽然您有乐受,但是这个乐受当中有障碍,有罪业会障碍您。

        第三个报障,老、病、死,您选择在这个流转当中去受用乐受,它就会有老、有病、有死亡的这三个法出现。您老病现前的时候,吃再好的东西,受用再好的境界,您也不快乐,老、病、死障碍您,说是这世间的欲乐,以有烦恼故,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非时安乐住,说是世间的欲乐跟圣道安乐的差别,世间的欲乐它有障疑。

        而我们在佛法当中的修行,成就的这种法喜的安乐它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所相应的,它是寂静的,它是完全没障碍的。这世间欲乐就像是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虽然是甜美的食物,但是这当中有三种毒药,您把甜美的食物吃下去,同时也一定会把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三个毒药吃下去,您会因为这样子而付出痛苦的代价。所以第一个有障碍、非障碍的差别。

        第二个有坚固、非坚固的差别:就是说您今天追求世间的欲乐,这不是容易的,会花很多时间,但是您追求了以后,您这种安乐不能相续到来生,死亡出现的时候,它就把您所有的安乐都破坏了。您有很多的眷属、很高的声名地位、财、色、名、食、睡种种的五欲的快乐,当然您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个地方经营,但是您死亡到来的时候万般带不去,就是您快乐的感受是非常脆弱的,是可破坏的。您在三宝的境界持戒、修止观、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成就心中的善根,这个善根死亡了以后,它能够相续到您的来生,使令您未来的生命当中,生生世世的受用,这个善根会陪伴在您的心识当中,跟着您的生命流转,在您的生命当中,永远引导您趣向光明,趣向于安乐。就是您在三宝当中曾经所栽培的善根,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就算您造了罪业,这善根也不能破坏。它就是有坚固和不坚固的差别。

        第三个有解脱和非解脱的差别:您享受了世间五欲的快乐,但是我们也造作了罪业,就会有苦恼的事情出现,而世间的快乐对于苦恼的境界没有解脱的力量。就是您受用世间的快乐,您同时也要去承当痛苦的果报。圣道的快乐,它对痛苦的境界有解脱的力量,它能够在苦恼境界现前的时候它能保护您,解脱这个苦恼,它有这种力量。

        我们可以这样去思惟:就是我们都想离苦得乐,什么样的快乐是我们所追求的呢?我们可以在寂静的心中,把这个流转的五欲乐跟还灭的圣道乐,可以很冷静的去作一个抉择,当然不是一次,您长时间的这样思惟。障碍非障碍的差别,坚固非坚固的差别、解脱非解脱的差别,您用各种的角度来理解,这世间五欲乐是值得诃责的,圣道的安乐是值得追求的。您有这样的理解以后,您就会产生一个希望,您真实会内心当中,发动一个:佛道无上誓愿成的愿力,而这样的希望,就会带动您的作意、触、受、想、思乃至于种种的善念,这个十大地法就是这样生起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