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卷《唯识三十颂直解》 (10 / 10)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8 13:10:38
        这个我们临命终的时候,临命终的往生有两个因缘:第一个是随业往生、第二个是随念往生。一般人在临命终的时候没有好好的把握,或者他平常根本就没有修行,根本就没有念头,没有经过十大地法的止观操作,培养一种坚固的胜解、愿力跟作意,他临命终时根本拿不出念头,拿不出念头怎么办呢?那就是冥冥随物去,渺渺不知归,他临命终时他完全由初能变阿赖耶识来决定。阿赖耶识的业力起现行,善业起现行了,到天上去了;罪业起现行了,到三恶道去了,他完全没有办法做主。

        修行人他虽然过去无量劫来造了许多罪业,在阿赖耶识当中,在初能变当中保护住,但是临终时他能善用第三能变的第六意识,随念往生,就是他平常有栽培一个强大的念力,当然最好临终有人开导安慰,所以这个临终助念要越早越好,绝对不能等到这个人已经完全不醒人事了,这怎么助念呢?怎么帮助这个人生起正念呢?临终助念一定是这个人头脑清楚的时候,他得到绝症,他生命还有几个月,这个时候您就应该作心理建设了,引导他来修行,修行归依,归依弥陀的方法,思惟名号的功德,思惟生死的过患,怎么去栽培他的念力跟智慧,就是随念往生。您一定让一个临命终的人,生起一个强大而坚定的念头,由这个念头来带动他的善业。

        虽然他在阿赖耶识当中的善业念佛时间很少,是如此的微薄,但是他临终的时候有坚定的善念,它能够强者先牵,随着他的善念引导他的善业先得果报,带业往生。我看《净土圣贤录》,净业成就的我看不多,我们读读《净土圣贤录》,说这个人真实净业成就,他临终就算不起净念都往生,这种人完全用阿赖耶识来引导的,我看不多,大部份都是随念往生,净业没成就。他的阿赖耶识大海当中有善业可也有罪业,有罪业有善业,但是他临终的时候,能够生起善念,这就很重要了,随念往生,由第三能变来引导的生命,先得果报。

        如果我们今天都没有学习佛法,一个人的生命啊,说是从小开始读书,读完书以后去工作,工作以后赚钱,成立一个家庭,然后就老、病、死,如果我们一个人没有学习佛法,他的生命当中呀,当然是由心识领导,这当中主要是初能变在引导着他,就是他过去是什么业力,今生就是顺着这个业力的因缘走,他今生很难对生命有很大的改变,他也不会去好好的利用第三能变的第六意识。很难!

        怎么去操作止观?怎么去栽培心中的希望?怎么去栽培一个坚定的作意、触、受、想、思?一个修行人可贵的就是他能够利用十大地法,这个修行人能够善于利用第三能变,善不善俱非,这个力量很大,他能够利用佛陀的圣教量,如理的思惟,创造一个坚定的善念,然后改变自已整个生命的方向。如果我们没有学习佛法,那初能变是关键点,您过去是什么业,您今生就是什么生命,就是顺着这样力量的惯性流动下去,直到您觉悟为止,就是这样子的差别。

        佛陀在《大宝积经》上说:“满设恒沙界,珍宝供养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说我们生命当中,假设我们用满设恒沙界的珍宝来供养佛陀,在整个阿赖耶识大海当中成就一个善业,当然这也是非常重要,但是比不上您能够用第三能变的第六意识,这个了境能变,在短暂的时间,出家修寂静,您能够放下世间的尘劳,依止佛陀的正法来思惟法义,成就内心的觉悟,这种正念力是对生命有大方向改变的。

        你在阿赖耶识当中成就一个善业,这个善业不见得下辈子得果报,就算您得快乐果报,掉下来,您的生命还是原封不动,对这个生命的水流没有决定性的主宰,但是我们能够修止观,从迷惑颠倒的境界转成一个真实觉悟的境界,那这样子是不可思议的。在整个恒转如瀑流的水流,那是大方向的改变,那就不是在阿赖耶识当中,增加一个善业这样的因缘而已。所以这个五徧行、五别境,当然这样子的情况是通善通恶的,我们刚才是从善法的角度来分析这十大地法。

        总之在整个三能变当中,第三能变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是基于主导的角色,对修行人来说,初能变、二能变是没办法改变的,它的相貌就是这样,过去的串习所累积的一个异熟思量,但是第三能变是您今生努力能够改变的。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hiphopcultureboo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