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4 / 9)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8 13:10:38
        唯识学整个教义是发明万法唯识,也就是说我们想要了解生命的真相,你必须要先了解你的心,因为我们整个生命的流动是由心识的流动刹那刹那所变现的。所以你了解你的心的相貌,你就知道你生命的前面是怎么回事,后面应该怎么回事,你就了解到你整个生命的前因后果。那么了解心的相貌,在本颂当中是分两部分:第一个是从它的相,这个相呢诸位把它注解叫缘起,缘起方面来说。第二个是从内心的本性来说,本性,就是说我们还没有造业之前,我们生命的本来面目。

        所以本颂我们在探讨心识的时候,它是从两个部分来探讨,一个是从我们众生的本来面目的本性,所谓的我空法空的真如;第二个是因为这个清净的本性,接受我们无量劫来所造的善、恶业力的熏习,它所产生一些差别的功能,有善的功能,有恶的功能,这些叫做唯识相。唯识相的缘起就包括了凡夫的所谓的杂染的缘起,也包括圣人的清净缘起,这个都叫唯识相。那么也可以说唯识的性相是把教理这部分,把生命的因缘先做个大纲的说明。

        第三科就正式的修行了。我们从前面的唯识的性相,那么我们如何从一个杂染的心识,转变成一个清净的心识,后面几个偈颂就说明它的一个修行的内涵,跟它修行的位次,这个就是本颂的整个结构,唯识相、唯识性、唯识行位。

        最后我们做一个结示劝修,把前面的整个《唯识三十颂》的内涵做一个总结,这就是我们这次课程的一个大纲的说明。

        好,我们看第一科

        甲一、解释标题——《唯识三十颂》(分二:乙一、释“唯识”,乙二、释“三十颂”。)

        乙一、释“唯识”

        我们解释题目根据《成唯识论》是把它分成两部分,第一个是解释唯识,第二个就是解释《三十颂》。那么当然这个唯识的意思就是万法唯识了,我们看《成唯识论》怎么解释这个唯识这两个字?

        “唯”遮境有,“识”拣心空。离有、无边,正处中道。

        “唯”这个字的安立,它是要遮止外界是真实的有,外境是真实的有,当然外境包括了我们凡夫的这些生死的杂染的境界,也包括了圣人在涅盘当中所安住的清净境界。那么这种真实性的执着,我们安立一个唯字,就把这种执着消灭了。因为“唯”就是唯独的意思,唯独:就是一切万法,唯独是我们一念的心识所变现,离开了心识就无有少法可得。从这个唯字我们就遮止的外境是真实有的执取,就远离了小乘的法执,所谓远离有的执取。

        “识”拣心空,那么这个识的安立,心识的活动,它会产生一种差别的功能。比如说我们今天依止善念的心识,来布施、持戒,来拜佛。那么这种善念的功能会招感安乐的果报,假设我们依止的是一种邪恶的心识,贪欲的心识、憎恚的心识、嫉妒的心识,那么这样的心识的造作会招感痛苦的果报。所以安立这个心识就是远离这种偏空,告诉我们心识的每一个活动都会产生一个因果的相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