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起数月前,那个在烬云郡河床挖湿泥的小身影,如今竟成了能给别人讲“民心民生”的孩子——这,便是大乾真正的“传承”。
此时,皇城的宫灯与西境的滤水站灯火交相辉映。女帝望着民生总署送来的“百姓年书”,里面夹着虎娃寄来的桃花干,还有老铁匠写的歪歪扭扭的贺词:“愿大乾年年有水,岁岁有粮,百姓手里的铁锹,永远能挖出希望。”
她忽然笑了,将桃花干插进案头的笔筒——这抹来自西境的粉红,比任何宫廷贡品都更让她心安。
墨辰和女帝站在总署门口,听着远处传来的爆竹声,看着百姓们举着灯笼走过滤水站,灯笼上画着齿轮、柳芽、陶罐——全是他们自己的“民生符号”。
秋风掠过墨辰的鬓角,却带不走眼底的暖意——他知道,这场从西境开始的“变革”,早已不是某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千万百姓用铁锹、用智慧、用对好日子的向往,共同写下的长歌。
“启禀陛下,大国师府来人,说大国师刚刚已经苏醒过来了。”
暗卫头领沈清霜的声音混着秋风,从民生总署外的月洞门传来。女帝正望着总署墙上新绘的“民生器械图”,指尖还停在虎娃画的齿轮图案上,闻言转身时,玄色广袖随动作扬起,轻轻扫过廊下石案上未批的民生奏疏——自上月起,她常来总署听百姓诉求,案几早从皇宫搬到了这处烟火气十足的院子。
“太好了,清逸终于醒了。”
她眼底的欣喜压过了往日的庄重,抬眸望向身侧倚着廊柱的墨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石案边缘:“清逸醒了,你陪我去大国师府。”
“微臣遵旨。”
墨辰应声抬头,看见她发间还别着那日虎娃送的桃花干,随动作晃了晃,衬得玄色衣袍也添了抹温柔的气意。总署外的灯笼在秋风里轻晃,两人身影掠过“民心堂”的匾额时,檐角铜铃恰好响起,惊起不远处滤水站旁栖息的夜鹭。
马车碾过青石板的声响混着秋风,女帝指尖捏着大国师府送来的雪顶茉莉茶包——那是云清逸独爱喝的茶,茶香透过绢布渗出来,染得掌心都是清冽的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