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有名的大儒,而且同样是天人级别的高手。
柳还真上前一步,声音沉稳:“陛下明鉴,此次科考,因陛下圣谕‘天下一体,唯才是举’,各地士子踊跃。试卷已弥封誊录,绝无偏私。论文章经义,四河腹地、青地才俊,底蕴犹在,答卷多显扎实厚重。”
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然,令臣等意外的是,燕地士子,虽处边陲,饱经战乱,然其策论之中,多言边务、屯田、安民之策,切中时弊,锋芒毕露,颇有见地!”
“剑澜、西平等地士子,虽文风略显质朴,然其论及或商贸、或稻作、或外夷风物,见解独到,务实可用,尤以论述如何因地制宜、稳固新土之策,令人耳目一新!”
礼部尚书蒯亮补充道:“陛下,此次科考,虽顶尖名次仍多被四河、青地才俊占据,然四百一十八名进士之中,来自北地边郡及西平、剑澜故苍之外土地者,已逾五十之数!此乃陛下‘天下一体’之政初见成效!”
“五十!”王羽低声重复了一遍,手指停止了敲击,这个数字比他预想的要好。
虽然这个数字平均下来,远远低于故苍那些道的人数。
不过,这两个道毕竟和故苍那些道有根本的不同,有50多人录取,也大概可以猜测出一个这两个道参加这一次科举的人数。
既然能有这么多人愿意参加他们大汉的科举,那么,也间接反映出了这两个道对于他们大汉的认同性。
王羽这才伸出手,打开了桌上那份沉甸甸的名册。
“张说、蔡泽、魏冉、白居易、杨修、杨万里、杨慎、柳如是、傅善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