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之间,来到了三月中旬的时间。
“试卷都审完了?”
烛火通明的御书房之内,王羽望向侍立在一旁的蒯亮、柳还真、杨彪三名科举主持的官员道。
王羽的声音之中,不由得带起一丝疲倦,他的御案之上,摆满了堆积如山的各地粮秣调度文书。
礼部尚书蒯亮连忙躬身,双手奉上一份厚厚的名册,并递交给作为内侍大监的赵高。
“回禀陛下,三场考卷,经各房同考官初荐、主考官复阅,最终名次已由翰林院掌院蔡伯喈及臣等会同拟定,誊录于此,恭请陛下御览钦定!”
赵高弓身接过来之后,送到王羽的桌前,但他却并没有立即打开。
指尖在光滑的紫檀木案几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这声音在寂静的书房里格外清晰。
“说说看。”
王羽抬眼,目光缓了缓道,“这次,各地士子,考得如何?尤其是,新附的河南、青北、广阴三道,各地士子中举者几何。”
回答的是柳还真,他的辈分可是比王羽大了两倍了,是白若兰之母许幽若的伯舅那一辈。说起来,同样和王羽是沾亲带故的关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