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清晨,天总是亮得很早。没有了记者的骚扰,席勒终于摆脱了日夜颠倒的不正常作息,重新变得健康起来。几乎是天刚刚亮,他就醒了。
不过他醒来并不是因为天亮,而是显而易见的——皮卡丘又在楼下大声嚷嚷。
席勒走到窗边,拉开窗户,闻到了一阵很浓郁的青草香气。外面的纽约中央公园似乎是在修剪草坪,割草机的嗡嗡声不绝于耳。湖上的天鹅有些狼狈地从另一边上岸,在饲养员的指挥之下,跑到对面的树荫里去了。
纽约中央公园很大,哪怕是站在九层楼上,也几乎看不到天际线那头的高楼。入目所及之处全是绿色的森林,竟能在曼哈顿区体会一把住在乡野别墅的感觉。席勒开始觉得这里地价贵有道理了。
席勒走到另一边,把日程表清单拿下来——这是他昨晚写好的今天要做的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去采购。除了要买一些办公室用品之外,还要为史蒂夫的生日宴会做准备。
美国传统的聚会都需要自己带一道菜。根据参加聚会的人的种族和数量不同,要带不同的种类和分量的菜。大多数人会选择带自己的族裔的特色菜,比如黑人就带非洲特色菜,拉丁裔大多数带墨西哥菜,华人就带中餐,而白人带酒、饮料或者外卖的比较多。
席勒来这里也十多年了。据他观察,美国人是格外地不会做饭。他们这里没有任何成体系的菜品:汉堡是德国传过来的,披萨是意大利的,街头小吃大多是墨西哥的,米饭和面条都是亚洲的。如果非要说的话,炸鸡勉强能算是特色菜,但可惜好吃的炸鸡店都是黑人开的。
席勒的朋友们当中,相对比较会做饭的是美国队长史蒂夫和彼得。但是他们做饭的流程是否真的是在做饭,也很值得商榷。
比如,如果是做披萨的话,他们是可以准备好新鲜蔬菜和肉类的,但是饼底不会自己做,只能去超市买速冻的;如果做汉堡的话,也只会自己煎肉饼和放点蔬菜,汉堡胚都是买的;再不就是买点蔬菜和沙拉酱拌沙拉。
按理来说,欧美这边的主食是面包,但问题是美国人也不会白案工作。中国那边基本人人都会蒸米饭,长辈当中也偶尔会有那么几个人会蒸馒头,至少也会做个饺子皮。可要想在美国人当中找一个能从搅拌面粉开始做面包的人可太难了,他们对于面粉的态度就是手足无措。
可能有人会觉得,西方人都喜欢烘焙,动不动就搞个小蛋糕什么的。但问题是他们的蛋糕也是预拌粉弄的:超市里会有那种很大的一整个包装的套装,你只需要按照步骤把各种材料加入到机器里,就能获得一个蛋糕。尤其是马芬蛋糕和纸杯蛋糕,整个过程并不能称之为烘焙,小孩的食玩玩具都比这个难。
可能也有人要问,同样都是来到美国长居,为什么傲慢能够接受吃食堂,而贪婪最终还是锻炼出了一手厨艺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