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些都不重要。席勒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布莱尼亚克的成果。
他点进去一看,2000多封邮件全部已读。点开发送记录,布莱尼亚克的回复很清楚地写在下面。
对于问候邮件,都只回复了礼貌用语;对于申请硕士或博士的邮件,一概都是“无名额,暂不考虑”。看来这家伙还是上网查了自己最近几年的招录信息的。
然后是重点:论文批注与修改。席勒看了自己目前几个研究生的论文批注,相当有理有据,而且非常详细,甚至比自己回复的还要详细得多。
不过也是,毕竟他现在手上三个研究生,两个都是行为科学流派的。人工智能最擅长这种不需要创意的活了。
紧接着来到了重中之重。席勒的邮箱里一直放着几篇布鲁斯的博士论文没有看。
为了凑够博士毕业标准,布鲁斯也是在不停写论文的。但是只要席勒在邮箱里看到他的名字,基本上就意味着他这一天的工作就到此为止了——不管布鲁斯写了什么,明天再说吧。
就这么明日复明日,布鲁斯半年前写的论文还留在邮箱里,并且一直截止到昨天都是未读状态。
席勒实在缺乏一件大喜事来给他打开这封邮件的勇气,于是在看到这封邮件也被标注为已读的时候,他甚至有些恍惚。
哪怕现在知道论文可能已经是批注完成的状态,席勒也需要一些额外的精神补偿。于是他问:“布莱尼亚克,你觉得这篇论文怎么样?”
“您说的是这一篇吗?”布莱尼亚克把布鲁斯的论文高亮显示。就在他要有些别的操作的时候,席勒赶忙制止:“别别别,别打开。你就这么说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