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因为和灶户之间利益分配的不均衡,所以实际上大明每年的盐产量并不能被盐场收足,而是被灶户偷偷卖给了私盐贩子。
这些私盐贩子,许多也是受雇于盐商。
毕竟,正规渠道要获得官盐太难,还不如弄点官盐再参杂私盐贩卖牟利。
在后世,有人怀疑明朝的私盐规模可能数倍于官盐,其中很大程度也是因为对明朝人口的猜测。
因为官盐每年的发引量就那么多,还不能足额供应,但是民间私盐横行。
若是供需充足,怎么可能还有盐商高价购买盐引。
盐商买盐引,根本目的其实还是掩护他们手里收购的私盐。
值得一提的是,自弘治年间开中法败坏以后,朝廷允许直接纳银而不需要向边镇输运粮草,虽然快速丰盈国库,但也导致边镇屯田荒废。
而到这个时候,盐引也就成为可以正大光明进行交易的凭证。
魏广德对盐引兴趣不大,他的视线更多还是瞄向了盐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