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有四位高丽国学子来中国读书,只有金涛一人中第。
在《明太祖实录》中记载了金涛的经历“惟金涛登第,授东昌府安丘县丞。朴实、柳伯儒皆不第。
三人俱以不通华言请还本国。诏厚给道里费遣舟送还。“
高中进士后金涛被安排到东昌府任安丘县丞,不过他竟然以语言不通为由申请回国了。
不过,朱元璋也没有太在意,还专门下旨给了他们丰厚的路费“遣返回国“了。
不过,金涛回国后却是一步登天,据记载他“归为其国相“,由中国一个县令摇身一变成了高丽的宰相,可见在中国高中进士的含金量最好的证明。
此外,外藩参与科举的还有越南和缅甸等地读书人,不仅展现出儒家文化在亚洲文化圈的辐射影响,也展现在古代中国强大的自信心,对外秉持的开放的态度。
用现在的话来说,也算是古代版人才争夺战,抢人大战。
线贵在罕拔的带领下,自然很快见到了缅王莽应龙,此时他的态度也异常恭敬。
毕竟这位,以后就是主宰他们一家生死的人,而他们线家在做出这个决定以后,也不再是明人,而是缅人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