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66准备就绪 (3 / 10)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最后更新:2025/7/6 15:20:15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没有像西方那样刨根问底找出原因。

        这种情况持续到了明末的时候,明朝的军工衙门才因为辽东女真的三层甲,开始寻找增大破甲威力的办法。

        于是在赵士祯、毕懋康和徐光启等人的推动下,欧洲的重型火枪才逐渐进入大明,成为当时大明北方边军的主要火器。

        鲁密铳其实就是一种威力足够大,又介于轻型和重型火枪中的一种。

        可惜,现在才万历三年,土耳其鲁密国的使者还没有到达大明,自然也就没有成品的鲁密铳用来做参考。

        没有参考物,不过也没关系,魏广德相信自己只要提出思路,大明的工匠们应该还是能够找到办法,研发出大明自己的重型火枪。

        于是,魏广德两下就洗好脚,让

        人准备了笔墨纸砚,随即就开始书写起来。

        把保持鸟铳枪管长度的前提下,适当增大枪管口径,装填更大的弹丸,增加装药量提高杀伤力的想法全部写下。

        因为这时期铁料的技术水平不算好,所以魏广德也提到可以适当增加管壁厚度,防止炸膛。

        其实,这点就算魏广德不写,那帮工匠也是知道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