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钱财。
继续和蒙古人对峙,朝廷就每每需要投入大笔银钱投入边镇,而现实情况是朝廷已经有支撑不起这么大笔的军费支出。
如果能够以把汉那吉降明为契机,和俺答汗言归于好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儿,可以挽救每况愈下的大明财政。
不过隆庆皇帝的顾虑,在这些反对奏疏中也得到印证,和他持同样想法的官员也是不少。
一开始,隆庆皇帝心里其实还是有些沾沾自喜的,因为他感觉想到这些官员前面去了,所以当时并没有一口答应此事。
但是这样的奏疏看多了,人的态度难免受到奏疏影响,他也开始怀疑起来。
这次内阁的决议,到底是对还是不对?
现在内阁里的所有阁臣,都是他信任的臣公,但就送来的奏疏,隆庆皇帝让人分门别类归置以后可以看出来,反对的比支持的多。
当然,他也注意到了,朝廷三品以上重臣里,支持者和反对者几乎持平。
通过分析奏疏来源,他也看出来了,中高级官员大致是五五分,而反对者大多集中在低品级官员当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