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005水师抵达 (1 / 12)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最后更新:2025/7/6 15:20:15
        1005水师抵达

        为何明朝会用边墙和长城称呼后世人眼中的“万里长城”,其实是因为此时的所谓“明长城”和后世人眼中是完全截然不同的形象。

        后世人看到的长城是经过包砖的城墙,而此时大部分长城却是夯土,外面并未包砖,只有蓟镇等少数长城段这样建造,其实就是一段土墙。

        虽然是土墙,可也不是一般的土,都是按照城墙的制造工艺制造的夯土。

        夯土其实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先堆砌大量泥土,然后用石碾或者石杵进行反复捶打夯实,而是有专门的模具,把泥土捶打成紧密粘牢的泥砖。

        夯土用的材料,一般是就地取材,当地有黄土就选择黄土,若是红土也可以选择红土,因地制宜。

        取土后还会添加一些如粗砂、石灰块、粘土这样的东西,倒入泥砖模中制成泥砖。

        这样的泥砖,内部非常紧凑,即便是水泡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会渗透,也只有岁月才会成为破坏他们的利器,在日晒雨淋风吹经过若干年后才会逐渐老化。

        泥砖成形后才会进行拼接,拼接过程中还会使用古代的水泥,也就是用糯米汁加上生石灰等原料制成灰浆填缝,让泥块的粘接更加牢固。

        土墙出来后,若是要在外面包砖,也会用这种灰浆填缝,增加砖块之间的粘接牢固性。

        这样的制作,可以让城墙屹立数百年而不倒,如果没有外力破坏的情况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