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072西南 (3 / 12)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最后更新:2025/7/6 15:20:15
        李贽深受「阳明学」支流「泰州学派」影响,且以「异端」自居。

        针对当时官学和知识阶层独奉儒家程朱理学为权威的情况,贬斥程朱理学为伪道学,提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诗文多抨击前七子、后七子复古之主张,认为《西厢记》《水浒传》就是「古今至文」,公安派三袁兄弟受其影响较深。

        晚年颇好史学,据历代正史纂《藏书》,又广泛收集明代资料撰写《续藏书》,对传统史学观点有所突破。

        李贽对被封建统治者奉为金科玉律的儒家经典和孔孟之学进行抨击,对儒家经典的《六经》《论语》《孟子》表示了极大的轻蔑,认为这些不都是圣人之言,是经过后人吹捧拔高形成的,不能当做万年不变的真理。

        这些着作是当时懵懂弟子,迂阔门徒随笔记录,大半非圣人之言,即使是圣人之言,也只是一时所发之药石,不能成为「万事之言论」。

        在《焚书·赞刘谐》及《续焚书》的《圣教小引》《题孔子像于芝佛院》等文中,他以戏谑嘲讽的笔调贬低孔子,这在尊孔子为至圣先师的时代,是一种大胆的举动。

        他认为孔子并非圣人,孔子没什么了不起的,人人

        都是圣人,没必要一定要去学孔子,这就把孔子从至高无上的圣人地位上拉下来了。

        如果一定要将孔子奉为偶像,言行举动都学孔子,那就是一种丑态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