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嘉靖朝好像就已经把明朝的钱法给定下来了,其实没有。
因为虽然朝廷定下来银、钱的兑换,但是官府却是不管的,也就是小民以钱兑银价格浮动,并未严格按照朝廷规定执行。
铜钱多时,银价高涨,而白银少时则铜钱涨价,一些大商户也借此盘剥百姓和小商家。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则是,嘉靖皇帝还下了一道旨意,那就是''课税及官俸俱用银''。
嘉靖四十二年,''停鼓铸,自后税课征银而不征钱''。
1043保密
正是因为有了这道旨意,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一直持续到数百年后。
后世人教版六年级课文《粜米》,选自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讲的是旧中国的农民丰收后去粜米,虽然米价跌了,却不得不忍痛贱卖的事。
而自此大明银钱价格变化,也主要集中在地方缴纳赋役之时。
商家操纵银钱比价,利用朝廷规定征银而不征钱疯狂盘剥百姓小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