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官坊还很傲慢,他们造的竹纸,明明比楮树皮纸的成本大降,但出货时采用的价格,还是和以前用楮树皮造出来的纸一样。
而郑员外却不傲慢,做人做生意的方式很灵活。他造纸的成本既然下降了,就有了更自由的定价策略,直接把纸价往下压了一个层级,抢占官坊的市场。
书店、纸店、灯笼店……各个民间店铺的掌柜都不是傻子,谁家纸便宜又好用,那肯定就倒向哪一边呗,短短一个月时间,郑员外的货已经铺到了县城各个角落。
官坊的纸一时半会居然卖不掉了!
都这样了,官坊还不思改革,卖不就卖不掉,无所谓了,直接把这些纸送进衙门,给县令老爷办公用就完事了。
这结果岳文轩一点也不意外,甚至感觉有点想笑。
这也是他想看到的结果,民间资本这条大鲶鱼丢出来,终究是要搅活死水的,最后得利的肯定是百姓,读书人们能买到便宜优质的书,这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而且,纸张便宜后,就会开始催生大部头了。
明朝白话文大爆发,就是因为纸便宜了。
他很乐意看到自己的地盘里也发生这样的文化爆发。
但是……
不能让郑员外一个人把市场全抢光了,没有竞争就会形成垄断,一旦形成了垄断,郑员外的造纸坊就会变成第二个“官坊”,变得傲慢和蠢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