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书便宜了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二月下旬。
胶水县,宫二娘子照往常一样,在练兵。
岳文轩则附身自己的手办,在县城里溜达。走着走着,就发现县城里的书店上新了一大批书籍,油墨香味都还在的那种新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有。
这批书的印刷质量明显比以前的好,价格却反而便宜了不少。
一些贫穷的读书人正挤在书店门口,开开心心的选购书籍。以前他们买不起书,便几个人分别买不同的书,然后互相借阅。现在书的价格打下来了,他们便想来把自己缺的几本书补齐。
一个读书人还乐呵呵地对着店家问:“掌柜的,怎么这批书如此便宜?纸反而更好。”
那店家笑道:“城东新开的郑员外造纸坊你们知道不?那造纸坊造出来的纸,又便宜又好用,俺以前用官坊造的纸来印书,书便贵些,现在用了郑员外的纸,书自然就便宜了。”
读书人们这才恍然大悟:郑员外新开的造纸坊在压价,抢官坊的生意嘛!难怪了。
岳文轩心想:第一批“明代技术的竹纸”造出来了。
岳文轩提供的“仙家造纸匠”,分了两批,一批给了官坊,一批给了民间资本郑员外。
“国营”和“私营”造纸坊,几乎同时开始生产明代竹纸,同时开始培养学徒。
“国营”竹纸是由胶水县令管理着的,官坊拥有更多的资源,但是在造纸的效率上,却没拼得过“私营”的郑员外,不论数量和质量,都敌不过郑员外的私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