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一章 致知格物最为难 (8 / 10)

作者:陈恶禅 最后更新:2025/7/1 13:22:52
        朱熹这名学富五车,一直在苦苦思索为儒学开辟道路之人,在山东也找到了自己的应许之地。

        在大战还没有打响的时候,朱熹就跟医学院的教授们混在了一起,跟着他们在山东各处行医,看着他们救活人或者医死人。

        这期间,朱熹细细研读了杨倓的《行医笔记》初稿,并且询问了一系列的问题。

        但大部分问题杨倓也回答不下来,因为此时的外科医学还是纯粹的实验医学。

        阑尾长在脐下一寸五分,它为什么长在这里,我特么怎么会知道?它就是长在这里!

        用烈酒涂抹过的伤口不容易感染,为什么?我特么怎么会知道?他就是不容易发脓!

        有的时候,杨倓被朱熹问急了,也直接拂袖而去,并且撂下一句话:你不是想要格物致知吗?这就是物,你来格吧!

        朱熹对此倒也不恼,只是开始了自己的悟道。

        他的思想过程不为人知,但到了最后,朱熹根据杨倓、徐尔雅等人行医的过程,看着他们逐渐总结行医手术途中的经验,将同一种手术从伤亡惨重到能稳定救人,总算开悟,并总结出了四条结论。

        其一:试错可以寻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