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这一点,有着无数的理论建设,甚至工商业者卑贱这种带有职业歧视的理论,都已经发展到十分成熟完备的地步。
比如申时行这样的官户,就算是要开办工坊,一般也会托寄在宗族名下,很少会直接下场办工坊的。
商人就算是做到了皇商,同样被当官的看不起。
当然,这种社会氛围在工商业发达的江南地区早已经松动,就连朱元璋定下的工匠商人不得穿丝绸的禁令,在江南也已经名存实亡。
那些有钱的工坊主,在丝绸的衣服上扣上一根麻绳,就当做自己套了麻衣,官府也不会管。
所以申时行在京师后,并没有认为这是个问题。
但是这一次的灵济宫会议上,申时行才意识到,在广袤的大明土地上,并不都是江南,很多地方依然排斥工商,将从事工商当做贱业。
就在这个时候,王锡爵又前来拜访。
王锡爵手里拿着一份报纸,递给申时行说道:“汝默兄,你看看这篇文章。”
申时行打开这份报纸,原来是加印的新《君子报》,文章主题就是支持农本,农业定为“本业“,工商视为“末业“。
又提出工商业败坏民风道德,让百姓都想着投机渔利,而不是从事农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