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雷礼又写一本,等王之桓离京后,工部侍郎出缺,请朝廷廷推新任侍郎。
自己做到这一步,身为吏部尚书的高拱自然就可以将潘季驯推到工部侍郎的位置上。
这就是雷礼和高拱的政治默契。
一想到高拱,雷礼又叹了一口气。
到了他们这个年纪,政治上的继承人,甚至要比自己的政治前途还要重要。
高拱前面只有一个内阁首辅的位置,而自己这个工部尚书已经做到头了。
雷礼更加羡慕高拱了,有了苏泽这个政治上的继承人,高拱的政治理念就能继续下去。
而自己这半个继承人王之桓这么不成器,被苏泽两句话忽悠就去修运河。
这么下去,就算是王之桓做了工部尚书,岂不也如同工地上的骡马一样,任由苏泽差使?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工部官员又匆忙走进来禀告道:
“雷尚书,角楼的事情又吵起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