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赞了一句:“好名字。”
这个名字可以看做魏明在表明他的立场,我都取这个名字了,肯定不能犯原则性错误。
怕就怕如此大气魄的一个书名,里面的内容却写的畏手畏脚,失了豪气。
《人间正道是沧桑》讲的是河北一个江姓地主家庭的故事,大纲直接从老太爷江赤侠的轶事开始,少时习武,随后参军,见证了许多大事件后退隐,原型就是他家曾祖魏疆,所以主角一家就姓江了。
魏明打算把江老太爷的故事放在序章里,用较短的篇幅度过清末到辛亥前后这段历史,不过短短一段内容就涉及到袁世凯、冯国璋等大人物,而且都跟江老爷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巴老在看大纲的时候觉得期待感是非常强的,并根据描写江赤侠的寥寥数语看到了很多民国时期现实人物的影子,比如杜心武、孙禄堂、李书文等。
随即视角来到了中山先生逝世的1925年,并引入下一代的江立中、江立华、江立民三兄妹。
实际上是四兄妹,江赤侠和小姨子又生了一个最小的江立族,凑了一个“中华民族”,不过戏份不多,大纲里也没有提及,是要在最后点题用的。
“中华民”三兄妹各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也都和那时期的国共高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按照魏明这个创作思路写下去,确实很容易犯忌讳,会出现很多甚至还在世,并担任要职的高层人物,难怪他会有《收获》不敢发表的担心。
三千字看得很快,不过对于一部长篇,三千字可能主要人物都写不全,巴老只能看得出这部的野心极大,写作难度也高,这要是让他写成了,必是一部鸿篇巨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