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协助 (2 / 3)

作者:夜深 最后更新:2025/7/10 15:29:47
        “这……。”卫绪华愣了下,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回答。

        要说没有这是不可能的,作为松江府的地头蛇,卫家当然知道有些内幕,而且大明虽然从开国到现在一大半的时间是禁海的,可实际上江南包括整个南方等地朝廷禁海,私下里出海走私贸易的从未断绝过。

        这种情况一直都存在,说实话卫家之前也这样干过,毕竟作为松江府的世家大族,卫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这些银子不挣,别人能做,卫家如何不能做?何况卫家还是勋贵之家呢,底子可比其他家族深厚多了。

        不过自朝廷在北方正式开海贸后,卫家的这种行为就少了许多,卫家能在大明两百多年中屹立不倒,靠的可不是仅仅军功,卫家的政治敏锐性同样不差。尤其是卫家早在朝廷决定设置通商口岸,并且在上海开埠和设置海关后就敏锐察觉到了朝廷的用意,所以卫家果断减少甚至中止了这些走私的行为,转而着手准备在上海开埠后从正常渠道建立商路,从中大干一场了。

        毕竟走私的获利虽然多,但有更好的正常出口渠道实际上也不比走私差。前者别看利益惊人,可付出代价和成本同样也高。走私行为需要打通各个关节,包括官场、地方还有其他方方面面,这些可不是白白来的,全要靠花银子通路和维持。

        而且走私的规模通常不可能大,船只也基本都是些中等船和普通的小船,装载的货物数量有限。哪怕获利丰厚,从整体来看还是比不上大批量的直接出口。

        “太子殿下问什么,你就答什么!我卫家世代忠于朝廷,有什么不好说的?”正在卫绪华迟疑的时候,卫老爷子突然开口说了这么一句,卫绪华猛然醒悟过来。

        “不瞒殿下,意见不同者固然也有,但以在微臣来看,反对者的确有,但这些人除少部分是地方士绅家族外,还牵涉到了一些官场的关系,反而世家大族却是不多。”

        “这是为何?”朱敏澜好奇问道。

        卫绪华道:“世家大族眼光都不差,而且这些家族能流传数百年甚至千年,基业深厚。如在之前,大明未开海时,私下出海自然都有,但而今情况不同,从实际来看已无必要。”

        “仅以我卫家而言,我卫家在松江府就拥有织坊三十二处,各式纺机两千余,这还没算上依附我卫家的普通百姓,松江纺织繁荣,普通人家基本都有纺机,平日里农忙闲暇织布换取家用,或种桑养蚕以其获利,我卫家也会从这些人手中收购棉布、蚕丝等物,以补所需。”

        “这还没算卫家的其他产业,除蚕丝、棉布外,卫家还拥有其他产业的工坊、商铺数十处,再加卫家的田地、地产等等。如在以前,许多商品需运至各地销售,可一旦上海开埠,其他暂且不提,仅蚕丝棉布等直接就可从上海出口售卖给欧罗巴人,不仅省却了之前路途消耗和成本,更能卖上一个好价钱,此外出货量也能大增。”

        “如此一来,就算朝廷设置海关收取商税,对我卫家这样规模的大族而言非但没有坏处,反而好处不少,哪怕缴税后其获利也会高于之前。这样的话,为何还要冒风险呢?另外还有一点,上海开埠后,必然南北商户云集,上海又位于长江出海口,内陆商人也可沿江而下,直抵上海。如此一来,上海繁荣指日可待,这市面兴旺,土地价值大增,各家多多少少在上海都有地产,仅靠这些地产建商铺开酒楼甚至设置仓库、码头等等,就足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