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协助 (1 / 3)

作者:夜深 最后更新:2025/7/10 15:29:47
        既然身份大家都知道了,也就没必要继续掩饰了。

        这一次南下朱敏澜为的就是通商口岸和海关之事特意跑一趟上海,卫家是松江府的世家大族,上海只是松江府下面的一个县,上海那边的情况卫家再了解不过了,而且其他一些事也都可从卫家处得知。

        当即,朱敏澜就直接询问关于上海的一些情况,卫绪华作为卫家实际的当家人回答了太子的一些询问,同时也告知了目前上海的不少情况。

        仔细听着,朱敏澜微微点头,卫家所说的一些消息他已知晓,但也有不少他所不知的情况,包括地方一些家族和士绅对上海设置通商口岸的态度等等,这些消息外人很难知道,哪怕锦衣卫本事再大也不可能调查如此清楚。

        “这么说来,松江府当地的各家对上海的政策还是拥护的?”朱敏澜开口询问道。

        “回殿下,基本就是如此。毕竟朝廷在上海设通商口岸,对于松江府而言好处不少,先不说这本就是一件利国利民好事,而且上海一旦开埠必然客商云集,给整个松江府带来巨大的变化。”

        卫绪华告诉朱敏澜,整个松江府对朝廷这个政策还是很拥护的,毕竟松江府本就是盛产蚕丝和棉布,松江的棉布在大明都是出名的,早在宋元时期,松江纺织业就极其兴旺,等到大明开国后,松江更是织坊遍地,就算是普通人家家中也有纺纱机,等到黄道婆改良了织机后,松江棉布不仅产量大增,从质量方面同样也是首屈一指。

        依靠着这个行业,松江府发家的家族不少,其中就包括卫家在内。不仅是松江府,就连比邻松江的苏州府同样也是如此,再加上江南的其他一些作坊和产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本地根本消化不了,只能依靠贸易外销。

        以前通常是商人把这些产品通过陆路或者水路运往大明内地和北方城市进行销售,但这样商业模式销量有限,而且商人用这种方式进行销售成本也高,周转起来时间也长,虽能赚钱,却赚的都是辛苦钱,还带有一定风险,一旦发生什么意外货物被毁,普通商人甚至会马上倾家荡产。

        仔细解释了这点后,卫绪华对朱敏澜道:“而今上海开埠,就能彻底改变之前松江府包括苏州府的商业情况,未来通过海贸销售,只需把货物运至上海装船出海即可。如此一来,不仅路程短,出货量大,还能卖上一个好价钱,如今大明谁不知海贸获利的丰厚?这样的好事谁会反对呢?”

        说到这,卫绪华笑着指了指聂炽:“聂公子家就是苏州府的商贾之家,在下已听闻聂公子的兄长前不久已到了上海,正在筹办聂家在上海的商行。除去聂家外,还有其他各家也都在做这样的准备,不瞒太子,我卫家已同陆家早就谈妥了,两家合作对开埠一事肯定是支持的。”

        聂炽起身行了一礼,表明了聂家对上海开埠的支持态度,并说明他这一次来松江府就是因为聂家准备在上海开设商行,未来商业重心向上海转移的打算。

        点点头,朱敏澜想了想问道:“刚才说这些孤都听明白了,看来松江府和苏州府等地支持者不少。不过孤觉得,这事物终究有两面性,难不成就没有反对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