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朝廷对移民的税赋进行了五免三减半,也就是说在未来五年里当地官府在税赋上几乎收不到什么税的,而五年后三年里也仅仅只维持一半的税赋征收,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府不仅不可能上缴税赋给朝廷,就连维持正常的开支也需要朝廷不断输血。
堵胤锡很清楚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而且他更知道如果没有可靠的财政来源,他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作为台湾知府他要做的事和用银子地方太多了,尤其是这样从无到有的施政,手里银子怎么可能?
所以想来想去,堵胤锡就打起了海贸和商税方面的想法,台湾位于南海,又是海上要道,假如能借地利之便作为南洋海贸的中转港口,依靠海贸仅仅当一个二道贩子的话,那么借这个机会台湾府就有了稳定的财政收入。
只要有这财政收入,台湾财政就有了保底,堵胤锡也就有了更多的底气。
对于堵胤锡提出的这个要求倒是朱慎锥之前没有考虑到的,这让他眼睛顿时一亮。在之前朱慎锥已经让人测算过未来五年中对台湾持续的投入了,别看区区一个台湾,可未来投入却是不少。毕竟台湾不仅有一府,还有三县,再加上驻扎台湾和澎湖的军队,这些都是实际的开支。而且为了台湾开拓,朝廷已给予了诸多政策,这些政策也需要财政的支持,在台湾无法自我造血的情况下,只能由中枢进行补贴,这笔开支可不是小数。
可一旦按照堵胤锡的想法进行中转贸易,适当开放港口的话,那么台湾的地位就明显不同了。台湾地理位置极好,遏制着南海海道,一旦这个办法成功的话,中枢对台湾的投资压力大大减轻,这岂非是两全的办法?
“此事你写个奏折上来,朝廷前些时候下文设置了总理衙门,总理衙门由张锡钧为总理大臣,总揽贸易和外务一事,这件事如要做不仅是台湾府的事,还要总理衙门配合。”
“臣明白,臣回去后就拟折上奏,总理衙门臣也会去一趟,同张大人商讨一番此事征询他的意见。”堵胤锡见皇帝没有一口否决,而是如此说心中放下了一半,连忙回答道。
朱慎锥微微点头,望向堵胤锡的眼神中满是赞赏,这样的一个能臣之前怎么就忽略了呢?不过如今也不算晚,先让他去台湾当几年知府,等台湾一切上了轨道后再提拔上来,日后可以重用。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hiphopcultureboo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