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胤锡是一个实干派,在见过皇帝后他先去了总理衙门拜访张锡钧,虽然堵胤锡的官职并不高,可因为台湾知府的身份特殊,再加朱慎锥已让人提前通知了张锡钧,张锡钧特意亲自接见了堵胤锡,认真听取了他打算在台湾设置贸易港,进行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的想法。
两人相谈甚欢,总理衙门这边刚刚设立,作为总理大臣的张锡钧正要打开局面,除了整合目前已在运作的北方海贸路线外,还要对新设置的几大通商口岸进行完善和治理。此外如何打开局面,做好皇帝所交代的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别看总理衙门这个部门仅是初设机构,但张锡钧非常清楚未来它的重要性。
现在堵胤锡提出在台湾设置贸易港口,并有进行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的打算,这恰好就在张锡钧负责的范围之内,而且台湾虽不属于朝廷准备设置的五大通商口岸,可它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由南至北台湾位于海上要道,如能在台湾开港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朝廷对台湾的开拓和治理也是一件大事,张锡钧身为总理大臣自然是要支持的。再加上堵胤锡的一些想法同张锡钧不谋而合,这让张锡钧更有知己感,笑谈之中张锡钧还说,如果不是皇帝已确定了让堵胤锡去台湾,要不然他非得想办法让堵胤锡来总理衙门呢,以他的才能足以任左侍郎一职,可惜晚了。
两人商讨过后,堵胤锡结合了实际情况和张锡钧的建议,对之前的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随后写了一份详细的奏折递上。朱慎锥看完这奏折后招来内阁商讨,内阁方面对此也大为赞叹,就这样朝廷对台湾的政策也在这份奏折下进行了调整,同意堵胤锡在台湾增设口岸,以台湾府的名义连同总理衙门开展外贸和转口贸易的事务,同时也确定了台湾府在大明特殊的地位。
从这点来说倒和后世的经济特区有些类似,朝廷给与政策,再加上一定的扶持,让台湾有稳定的财政收入和资金来源。而这部分的收入会投入到对台湾的开拓和建设中去,能够大大减轻朝廷的财政压力。此外,台湾不仅能在其中获利,同时也可以推动海贸的进一步发展,再加上其他一些手段,可谓一举多得。
几日后,堵胤锡正式离京去台湾上任,随着他的离京,台湾作为大明的一府之地算正式进入了运作阶段,朱慎锥期盼着堵胤锡能够在台湾做出成绩来,也相信他的能力,对此极为期待。
这一日,朱慎锥难得有闲暇的时间,早上处理完了政务后,用了午膳后他安步当车去了后宫,在皇后宫中呆了一下午,和皇后闲聊了好一会儿,又在皇后宫中见了前来请安的贤妃等人和几个还是吃奶娃娃的儿女。
转眼间,朱慎锥也不是当年的那位少年了,如今已年近四旬的他也渐渐老了,这时间过的可真快呀,当年的往事还历历在目呢,一晃就是这么多年过去了。
看着儿女满堂,朱慎锥心中极为高兴,兴起之下特意在后宫设下家宴,又喊来恰好今天回宫的太子带上太子妃,此外还有宋王一起赴宴。皇家虽不同百姓之家,可同样也有天伦之乐,皇帝毕竟也是人啊!
没想在家宴时,太子妃的身子突然不适,这让太子和皇后颇为紧张,朱慎锥连忙喊来太医给太子妃诊治,谁想太医看脉后笑容满面,朝着皇帝皇后和太子不住道喜,说是太子妃并非身体有疾,而是有了身孕。
这个突然而来的好消息把朱慎锥可高兴坏了,说起来太子大婚也有些时日了,可太子妃的肚子一点动静都没,太子倒不在意,太子和太子妃的感情很好,而且现在太子正在军校学习,军校的校规严格,太子每旬能回宫的日子也仅一日,两人见面的时间不算多,自然受孕的几率不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