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就突然快进到太空基地了。
有一种从纪录片跳进科幻片的荒诞感。
然而眼前PPT上明晃晃的标题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们。
这是真的。
“浩南同志,请你先解释一下这个‘空间移民基地’,具体是什么意思。”
“好的。”
常浩南乖巧点头:
“到目前为止,人类唯一踏足过的地外天体就是月球,而在可见未来内,下一个有可能触及到的目标无疑会是火星,但相比地月转移轨道较短的航行时间和周期,地火转移即便采用代价最小的霍曼轨道也只有不到1%的运输效率,并且一条标准的霍曼转移轨道长达6亿千米,需要飞行7个月左右的时间,每隔26个月才有一次转瞬即逝的发射窗口……”
“对于体量较小的无人探测器而言,这些都不是问题,但能够载人着陆并起飞的航天器至少有几吨重,要想抵达火星,就必须克服时间和能源两个障碍,而设置在地月拉格朗日L4点上的移民基地刚好可以作为中转站,一是能够给刚刚脱离地球引力束缚的航天器提供新的起点,二是可以为航天器补充能源,并允许其调整飞行轨迹,借助月球引力进行助推加速,此外还可以放宽地面发射窗口,让航天员有一个微重力环境下的适应阶段,避免在超长时间的任务中身体机能受损……”
“……”
结合着PPT上生成的3D示意图,常浩南绘声绘色地描绘出了一个令人无比期待的太空旅行方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